舒适的环境下,对痛的感知就会变得迟缓。所谓“温水煮青蛙”呢,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洗完澡发现手指被擦破一块皮,热水澡的温度流失以后,疼痛开始慢慢显现,似乎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发现腿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撞了一块青,身上偶然发现但是已经结痂的小划痕,我在想啊,如果今天天气很冷,而我又只能洗个冷水澡,这个小小的伤口一定会马上被我发现,并且开始怀疑我们天秤的水逆又来了。
所以人在舒适的环境下可以承受更多的负面效果,而在原本就不太舒适的环境就很难忽视一些人生疼痛。这种时候就要批评一些资本家,公司人性化管理,舒适的环境之下大家也许更愿意加班,比如办公室里流窜几只小猫咪,多加一会儿班有什么,我不是在为资本加班,我只是为了和小猫咪多待一会儿,顺便完成了我的工作。
所以我在想我以往觉得有问题的思路或许并没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在想学画画之前,总想买颜料买笔,买ipad和pencil,差生文具多虽然有此现象,但是新文具让我更有乐趣,比如我有段时间消极怠工不想画画,但是在买了新的速写本以后兴趣盎然。虽然指标不治本,不能让我变成一个专一的人,却可以不断调动我的三分钟热度。最近对付工作厌倦的方式就是给电脑换新桌面儿,给输入法换新皮肤,给桌面图标换造型,给自己微信换头像,如此种种。
最近在研究停止精神内耗的方式,实在是伤神又费时间。考虑晚餐吃什么考虑俩小时是不是太过分了,感觉熟悉了互联网以后呢,有了太多的选择性,而绝大部分的选项又都是同类项,比如购物软件为什么要装上tb、jd、pdd,外卖软件要袋鼠和小蓝同在,社交软件视频软件就更不必多说了。市场竞争激烈,各位小主儿都多多少少有个别人比不了的特长,真是难以取舍啊,由此可见,不仅我们这些韭菜在卷,boss们卷得更凶。
对这些软件做选择其实和人是一样的,得有取舍,我最专一的事情大概就是视频软件只用阿b,阿b没有的我就不看,即使如此,偶尔也会去网上搞点bdy资源,看不了多久嫌麻烦还是放弃那些高糊“野味”回归阿b。感觉停止内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断网”,不去关注别人的摆拍生活,专注自己。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如果都可以复制,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网上一些“经验”“方法”不得不承认有些很有用,但是获得这些的方式有很多种,零碎的“精简提炼”加重大脑负担,这叫什么呢,类似读书人的博而不精吧。
完全“断网”很不现实,断掉那些影响比较大的人、事、物还是可以的,想要学习的东西就要专注去搜索,学习,而不是等着大数据喂饭,驳杂的信息在脑子里卷成一团乱麻。以前谈恋爱失败的时候总是去研究星座、心理、情感,现在看到这些东西就很拒绝,因为这些会影响你的判断,太多意见了,弱化了你的感受能力、分辨能力,为什么要去接受那么多的建议呢,你又不是失败不起,建议有用的话,听股神讲座的都能发财了。人和人之间还是有点儿个体差异的,比如我和小张同为天秤,对不起,我个恋爱脑,没文化,就知道谈星座,但是差异就很大,由此可见谈星座没什么可信度。
其实想想生活还是还很美丽的,只不过还是被卷到了,搞得在这内耗,很多事情就该是去做了再说,年纪轻轻,还有无限可能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