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宝妈一样,我手机里存着上千张孩子的照片和数不清的孩子视频,无聊时翻翻以前觉得十分有趣!
那天我翻到一条他大约9个多月时的视频,全长两分多钟。视频里他站在爬行垫上整个身体倚靠着沙发,单手扶着,另一只手拿起沙发上他自己的小袜子摆弄,研究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就把袜子放进嘴里继续探索,我在旁边拿着手机记录这一切,他陶醉在袜子与嘴巴的互动里十分专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35638/c4834c05a5c7a791.jpg)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我当时的情绪变化,从觉得好笑到有点焦虑,再到无法忍受!在录制了两分钟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强行从他手里拿走了袜子,小朋友“啊啊”表示反抗,伸手要拿回袜子,我拒绝了,视频结束。
当时录制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此刻回看这段,让我觉得有点惭愧,我在孩子专注地探索时,脑海里升起了评判和焦虑:袜子多脏,这样真不讲卫生,我是好妈妈,不能任由孩子啃袜子!于是我无视孩子的探索,任由焦虑的驱使强行抢走了孩子手里的袜子。
前几天在家里给孩子扎了一个秋千,小朋友爱得不得了,没事儿就坐上去让我推他,边荡边说:这个也太好玩儿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35638/47a7d2a8c05f973b.jpg)
推秋千是个力气活,尤其是刚开始小朋友兴味正浓,一天中有大半天都坐在秋千上,推久了就胳膊疼,于是我大概推个十分钟左右就要求休息!
今天边推秋千边跟我妈视频,姥姥看到小朋友玩儿得高兴就一直跟孩子聊天,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特别开心,我看得也起劲儿。
视频结束,通话时间32分钟。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没有间断一直在推秋千并不觉得累,这很怪啊!就算气氛再好我不可能感觉不到胳膊不舒服啊!
我休息了一下,孩子要求再推秋千时我带着这个觉察开始推,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这个也太好玩儿了!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张嘴就说:妈妈累了,不想推了,再推十下就结束!我停顿了一下,觉察到有一种泄气的感觉:孩子对这个互动很满意,我可以不用再多做了,又有一点隐隐的恨:我都没有被这样对待过,为什么要给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35638/a95915bd3b5f7daa.jpg)
而抢走袜子表面上是想做讲卫生的好妈妈,其实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孩子刚开始啃袜子的时候我是觉得好笑,并不觉得不卫生,抢走袜子时孩子啃的正专注,其实我在表达:不能让你痛快,这是赤裸裸的恨!
原先看到心理学大咖写到母亲对孩子的恨我觉得夸张,我对孩子哪有恨?爱还爱不过来呢!今天才发现,原来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是如此的嫉妒和恨着自己的孩子!
觉察到这一点,再来回头看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那些话:别笑了,小心呛着!别跑了,摔倒你!穿上衣服,小心冻着!其实这些都透露出嫉妒和恨。
我没有体验过如此畅快淋漓的笑,所以你也不行,我打着为你着想的名义阻止你体验能量高涨的感觉。
我没有自由自在的跑过,所以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不允许你随意使用自己的身体。
我感觉冷,我不相信你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所以我要跨过边界去做你身体的主人。
这些不是恨是什么?
有爱就会有恨,这才是完整的正常的状态,爱也好恨也好,只要能被表达出来就不是问题。
“妈妈小时候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畅快淋漓的荡秋千,看到你这样开心我觉得很嫉妒!”
“我很希望像你一样自由的跑来跑去,我没有被允许过,所以我也不想允许你这样跑!”
直接表达不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反而能使内在的能量自由流动,表达的过程中恨和嫉妒也被释放了。
蒙特梭利博士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大抵也有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机会重新养育自己的含义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35638/ef594129ae95860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