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看了几本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动物凶猛,额尔古纳河右岸,穆斯林的葬礼。这些书大多都是有奖在身的,茅奖不同期的。这和之前读的书有很大差别,若以字数来计的话,至今看过最多的就是网络小说了,斗破五百多万,遮天六百多万,很纯很暧昧五百多万,这三部只是代表,零碎的估计多出一倍来。但就这三部的长度估计能读很多部茅奖里边的书了。
读书当然不能字数论英雄,况且很多网络小说有凑字数之嫌的。我想探究的是网络小说,不论修真玄幻都市言情,与正派的小说内在的区别。可能对于专业的作家或者搞文字的人来说,这两者是不具可比性的,甚至抬高了网络小说得地位,但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识字却不识文字的精度,想要真正搞清二者的区别,方法只有多读书罢了,王小波在沉默大多数里举例莎翁戏剧中的形象,不具备技能只会明辨是非的人,现在我感觉和他差不多,甚至差点,我连明辨是非都不会。多读书,自己体会,给自己增加点明辨是非的能力。
读小说最基本的就是跟着情节走,情节完了,故事也结束了,而情节之外的东西,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开始的时候却是不愿意注意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边对于农场环境的刻画,显现黄土高原的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对于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环境的描写是又一种美景,感受风景魅力的能力人人都具备,但用语言描述风景得能力就不是人人都有了。记得小时候看优秀作文最讨厌看的就是写景类的,感觉言之无用。现在感觉,对于环境的描述是陈述背景里必须具备的一部分,而现在也感觉到自己描述环境的能力是多么的匮乏。
这几本里边情节份量最重的就是穆斯林的葬礼了,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情节很适合拍成电视剧。跨越六十年,三代人的爱恨情愁,这种小说往往包含部分社会通俗史,相比于教科书里边的历史事件描述,小说里边将人物置于历史大背景下时对于历史的描述就相当生动了,是有血有肉的,很适合当教科书版历史的润滑剂。从个人的生命来感悟浩荡的历史,更能有所体会,不知道太史公当年编撰史记,以人物传的形式记录有没有这种想法。小说中涉及到的宗教行业能有效的弥补某些方面的知识空白,关于穆斯林,关于玉器行业,霍达介绍了很多,看过也了解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