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职场中我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管理者在管理团队时,因不同的人物性格造成整体团队的风格迥异。有的团队是激进的,有的团队是保守稳健的,有的团队怨声载道……
身为团队的领头羊,他的个人价值观就决定了整个团队的行事风格,尤其是从零开始一步步培养的。职场中一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按照既定的轨迹那么顺利地走下去。
有的时候是面对KPI不达标,有时候是团队内个人因素,还有其他各种情况发生。
尤其是在销售团队中,当整体数据都不好的情况下,身为管理者是非常头疼的,这个时候他会怎么做呢?经过我的观察,大部分管理者会更加严格地去要求组员,他们笃信“严格就是大爱”。
严格确实具备一定的正面效应,但是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一定程度内的严格能更好地激励团队成员,因为有些人必须通过上级的逼迫才会真正有效地达到目标,然而这个程度怎么把握?
超出限度的严格会适得其反,就像压死骆驼的的最后一根稻草,弦崩太紧是会断的,人也是这样,严格要求必然带来巨大的压力,能激发潜能,但不能做到打不到的预期,这时候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
更可怕的是,有些管理者看到这样的后果,竟然天真的认为是自己还不够严格,于是恶性循环。组员会怪罪领导不近人情,管理者会认为组员能力不足抗压力不够,双方都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过原因在哪。
二
首先,作为团队的老大,出现这样的问题,大部分责任是管理者身上的。因为你的价值观塑造了团队的整体风格,组员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你,没有带领好团队便是失职。
身为团队的一份子,若是没有达成制定的目标,除了领导的失职,也有个人的因素。
其实这个事是双方的,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并没有明确战略,以及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知。
在职场中,员工从新加入到真正能独当一面是要经历四个阶段的,但大多数人倒在了第二个阶段。
三
肯布兰查德把“不同情境,不同管理”的方法论,叫做“情境管理”。同一个员工面对同一项任务,因为意愿和能力的高低,就有四种情境:
D1,热心的生手。刚接手一项新任务的员工,通常意愿高,雄心壮志的,非常自信,但是这时候他的能力比较弱。
D2,憧憬幻灭的学习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和适应,员工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消磨了积极性,感到沮丧,这时候他的意愿降低,能力一般般。
D3,能干谨慎的执行者。员工继续进步,工作能力稳步提升,自信稍微增加,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处于中层,有可能出现既放松又紧张的状态,对未来发展道路不清晰,这时候他的意愿一般,能力中等。
D4,独立自主的完成者。员工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工作,更多的是做决策,这时候他的意愿强,能力也强。
Ken说,员工的情境,通常是从D1到D4不断发展的。情境管理,就是第一,识别员工所处的情境,第二,运用这个情境的管理方法。
然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定位,管理者也不懂根据阶段的不同进行管理。
70%以上的领导者都只会用一种的管理方法,用过三种管理方法的人数不足1%。管理的过程中,总想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刚刚提到的“严格就是大爱”,药尚且没有包治百病的一种药,一种管理就能打天下的方法怎么可能存在呢?
对员工来说,第一个阶段很容易度过,因为只要有冲劲,学习到一些知识是自然而然的事,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那么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经常无法解决,冲劲和积极性会很快消磨光,因此变得沮丧没有自信。如果这时候管理者还套用“严格就是大爱”的方法,只会让员工承受巨大的压力,进入做不好——压力大——更做不好的恶性循环。大多数人是在这个阶段倒下的,要么离开,要么挺下去,鲜有人能一路坚持到能独当一面的阶段,而管理者若是不能自省,依然会觉得自己做的没错,错全在员工,是员工的能力不行,积极性不高。
我所在的保险行业是淘汰率特别高的领域,初期光是开口谈保险就已经很困难了,就算度过第一个阶段,也会因为销售过程中所碰的壁丧失信心。大多数保险人是在3到9个月离开的,这个时期刚好度过第一个阶段,进入了能力一般般,没什么意愿的阶段。
四
那么“情境管理”该怎么运用呢?
对于D1,热心的生手,应该用指令。管理者应该肯定员工的热情,但他们对于自身的职责并不清楚,因此要尽量给出明确的目标和做好工作的标准,说明工作范围、权限和责任,让他明白,这时候都是听我的,你照做就好。千瓦不可让他在能力不成熟的时候就随意自主安排。
对于D2,憧憬幻灭的学习者,应该做他的教练。管理者这时候要经常关注员工的状态,允许犯错,进步表扬,失败一起分析原因,鼓励他多思考,多去提出方案,并根据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一步步解决。也就是要给予信心,引导他自主解决问题,但在大方向上由管理者决定。
对于D3,能干谨慎的执行者,应该是支持。到了这一步员工已经具备很强的能力了,管理者不能摆太大的架子,尽量成为他的朋友,帮助他建立更多的自信心,认可其高超能力,和员工一起讨论问题,并训练他做最终决定,对结果负责,一句话:我们讨论,你决定。
对于D4,独立自主的完成者,应该是授权。这几乎是员工能达到的顶点了,比如CEO的位置,他这时候能力和意愿都不是问题,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管理者自己的失落。那么管理者应该懂得给员工自主权、信赖、和由衷的感谢,他已经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负责了,充分授权会最大化发挥它的作用。
由此可见,职场中不仅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还对管理者因材施教的能力有要求,为公司创造价值是双方的事情,不是单独某一方的责任。
作为个人,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并建立自我管理的正确价值观;作为管理者,要把员工对号入座,用最适合的方式去管理。
“是金子总会发光”并不一定正确,也不是“有才定会出头”,幼苗茁壮成长都需要经历这样播种、除草、施肥和培育的阶段,自然规律尚如此,我们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式的断层式管理。
“看情况”和“因材施教”是对自己和对员工,以及对公司最大的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