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生升到二年级,考试对他们的要求也有所改变。过去一年级是老师把试卷放在投影仪下指读,但是二年级老师就不再读小题,而是只读大题要求,其余部分需要学生自主读题。这就对学生的识字量、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提高了要求,如果学生考试时易走神、识字少或者阅读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不能读懂题目就是他们考试时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然而,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普遍理解能力弱,这个通读试卷的大任务一般很难有人完成,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跟原来题量一样的试卷,过去学生用一节课可以完成,但现在却做不到了;如果老师想要强行赶进度让学生当堂完成,那么学生平常的作答节奏被打乱,试卷也就无法考察出学生真正掌握的水平。
我就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过,经常是孩子要么做不完,要么做完了错一片,考完一次试等于白考。后来我与梅梅老师说到这个问题,梅梅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可以适当减少试卷的题量,不必非要出成正反面的卷子或者八开纸的卷子,原因有二:一是有些题不必考也能知道学生会不会,比如基础的计算题;二是老师可以节省阅卷时间,把这部分时间拿出来研究学生都错了哪些题、原因是什么,这样更有利于了解该阶段学情。
后来,梅梅老师在指导我如何出卷时,提了两个点要点,让我茅塞顿开:考试题目一要经典,二要精简。题目经典,不是说只出常见题型就可以,而是要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能拓展学生思维的题型,半开放题为佳。类似于口算、比大小之类的题目,学生一般没有不会的,做错了基本是因为粗心和平时练的比较少导致的,那么这种题目就不必非要在考试中考察,也可以放到课后作业、课前小测中。题目精简,是说要考虑到学生当下的年龄特点,题量要控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搞题海战术,否则反而事倍功半。只要题目设计够巧妙、考察够精准,那么就算试卷上只有三五个题,学生也能在思考的过程里得到锻炼和提升。
过去我给学生考试都是印的成品卷,现在开始自己学着出卷子了,才发现里面的门道一点不比备课少,试卷题目要针对该单元内容直切要害、要结合课后题举一反三,题量要考虑学生的年级、该阶段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以后还得好好研究出卷子这门学问,绝不可虎头蛇尾,光想着把课上的内容准备好,而忽略了课后的练习与检测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