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北京一家房地产企业给董事长做秘书,老板是稻盛和夫的崇拜者,公司的各个角落里布满了两本书。
一本是稻盛和夫的《干法》,另一本是稻盛和夫的《活法》。有些同事私下跟我讲,稻盛和夫的书都是些鸡汤文,全是成功学那一套。
干法和活法我倒也没有在意,反正刚入职事情并不多,倒不如抽空阅读一下。
这是一本职场心法的书,稻盛和夫先生忧虑日本青年的浮躁。日本的情况跟中国非常类似,大多数人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考冲刺、四年精英教育的天之骄子,在闯过一关又一关,即使战胜千军万马,好不容易过了独木桥,却在进入职场遇到瓶颈,找到工作却很快又辞职不干。。
年轻人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却陷入未来的迷茫,我们有必要重新地再认识一下工作,所以今天强烈地给大家推荐稻盛和夫的《干法》。
在日本有四大经营之圣,分别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和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四圣中唯一一位健在的,这对日本来讲都是国宝级的管理大师。
他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KDDI),这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500强,其中京瓷还成为日本市值最高的公司。
他2010年以78岁的高龄,接掌了问题重重的日航,他仅用了短短10个月,就带领日航走出困境、扭亏为盈。
稻盛和夫对于创业者来讲,如果能够创办一家上市公司,那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而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创造两个世界五百强,大家可想而知稻盛和夫先生在商业界是多么的卓越。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23岁之前的生活却并不顺利,甚至苦难重重。
初中升学失败后,患上肺结核,当时肺结核还是重症,可以置人于死地。
后来拖着孱弱的病体参加中考,结果再次落榜。又因为战火房屋被烧成废墟。
高考失利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只好进入一所地方专科大学。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一家随时都会倒闭的亏损企业。。
在工资无法正常发放的情况下,同事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最后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个人。
走投无路的稻盛和夫,并没有破罐子破摔反而安慰自己:姑且先认真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一旦下定决心努力干,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接踵而来。
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成了这个行业顶级的专家,这彻底改变了稻盛和夫对工作的看法。
稻盛先生突然发现原来工作是这么有趣的事情,于是良性的循环就此开始。
从此他不认为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他把工作变成了人生的修行!
在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
就是说,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认真的工作真的能够改变命运。
一、什么才叫认真工作
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在说,我的工作很努力,我工作很认真,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认真的工作呢?
稻盛和夫有一项新型陶瓷材料的研究任务。
作为非专业的毕业生,稻盛和夫对无机化学顶多就是一知半解。
为了能够取得可研成果,稻盛和夫把锅碗瓢盆全部搬到实验室。吃住都在实验室,每天除了必须的吃喝拉撒睡以外,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可研中。为了弥补专业的不足,稻盛和夫还订购美国最专业的陶瓷杂志,面对专业、语言、经费三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一边翻字典一边搞可研。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吃完早饭收拾完,赶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终于到达实验室,稻盛和夫已经在实验台奋斗了3个小时。
当你下班回家赶公交、做饭、做家务等等之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这个时候,稻盛和夫又在实验台上奋斗5个小时。
这样几年下来,不但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的感觉。
在研发“镁橄榄石”的时候,最棘手的问题是原材料粉末如何成型。
过去都是用黏土做粘合剂,但是黏土里有大量杂质。稻盛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他被实验室里某个容器绊了一下,鞋上沾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谁把松香搁在这个地方?”正当他抱怨着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就是它!”他用松香替代黏土作为粘合剂,重大的技术难题被突破了。
这看似是“神的启示”,但实际上“是神看到我那样拼命工作,那样苦苦思索,神可怜我,赋予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这样解释。”
稻盛和夫还提倡要有抱着产品睡的勇气。
稻盛为了解决“水冷复式水管”整体均匀干燥的问题,因为水管很长,所以很容易出现裂痕。
稻盛和夫就躺在炉窑旁,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都在慢慢转动这个水管。
用这个干燥方法,既防止水管变形,也没有出现裂痕,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大学的时候,带我的教授曾经给我讲,如果你能够24小时的思考一个问题,并且为了解决问题进行各种尝试,老天爷都会眷顾你的付出。
说道神有个笑话:
有个人是神虔诚的信徒,每天都用心的祈祷,希望自己发财改变命运。但是直到死去这个人也没有得到神的眷顾。
当这个人在天上跟神相遇,便质问神灵:神啊,我是你最虔诚的信徒,为什么你都没有给我任何的眷顾。
神长叹一口气说道:你想要我的眷顾,起码你去买一张彩票啊!
想要神的眷顾,请给神机会!当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给神来决定吧。
二、爱上自己工作。
1.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最近有个关于离职很流行的笑话:
60后:什么是离职
70后:为什么要离职
80后:谁给的多我就离职
90后:领导骂我就离职
95后:感觉不爽我就离职
00后:领导不听话我就离职。
对于上一代人来讲,一份工作干到退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到了90后,职业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很多管理者都觉得年轻人越来越难管理。
大部分年轻人被问及为什么换工作的时候,普遍都会说自己没有兴趣,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于是毕业的3-5年内频繁的跳槽换行业,不知不觉就错过自己职业定型的黄金年龄。
稻盛先生一开始对陶瓷也没有什么兴趣,这和很多年轻人的抱怨差不多。
稻盛告诉自己“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
从排斥到热爱,从陌生到熟悉,随着心态的转变,稻盛和夫逐渐爱上他的研究工作。
从被分配工作到我要从工作中成长的心态转变后,就从打工的心态转为创业者的心态。
当我们逐渐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自己的业务模式,就能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进而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有时候痛苦不是选择太少,而是选择太多。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印度籍的高管数量是最多的,而且幸福指数最高。
原来印度的有非常严格的种姓制度,只能是在相同种姓之间结婚,这就导致婚姻配对的选择性非常少,当你一旦分手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所以印度人更倾向于去经营一段婚姻,而不是去寻找更合适的结婚对象。
这就是不选择的幸福,因为没有太多选择,所以用心经营婚姻和工作,因为用心因此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
当我们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反正是要花时间去尝试,为什么不用心的经营学习一下呢?
如果你改变心态,把它当成修行和成长的一部分,花点时间跟工作谈个恋爱,也许你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2.怎样才算和工作谈恋爱
①既然要跟工作谈恋爱,仪式感是必须不能缺少的。
稻盛先生的方法就是,每次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高兴地手舞足蹈。
因为这个事情,他还被年轻的下属教训一顿:
“一个男子汉,为了一个数据就这样蹦蹦跳跳,真是轻薄!”
“你说什么?因为小小的成功就能感到喜悦和感动,这样多好!…… 这种喜悦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两个人对工作截然不同的态度,造就了两个人完全不同的命运。两年后,那个年轻人悄然离开了公司。
日本人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严谨,如果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你笑嘻嘻的对方就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这一点颇有一丝军国主义的遗风。
稻盛和夫并没有受这种习惯的约束,反而在工作中回归人的本真。高兴的时候就手舞足蹈,把真情流露出来以后,更能体会工作带给自己的巨大乐趣。
因此学会在工作中,给自己小惊喜,是能够在枯燥的工作中,支撑自己走出孤独一路向前。
②学会用心倾听产品的声音。
稻盛声称他能够听得出产品的哭泣声。只要产品稍有瑕疵,他就能立刻感觉到。
有一次,他坐在车上突然觉得车有问题,司机检查很久都没发现问题。但他坚持听到了汽车机器的哭泣声。于是拉到店里检查,果然是轴承缺了一颗螺丝。
稻盛和夫从打工时期到创立京瓷以后,都养成频繁到现场的习惯,而且每次都带着放大镜,用它来仔细检查每件产品。
可以说稻盛和夫倾听产品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反复的实验、仔细的观察摸索出来的规律。
日本的企业家一直强调“问题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在办公室里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到一线亲身感受产品的声音,排查制作的各个流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心说白了就是走心,当你沉浸在工作中,自然就会有真感情的流露,也会逐渐的爱上你的工作。
3.成为“自燃型”的人
人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人;
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人;
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像我这样的经营者整天考虑的就是:公司“应该做这个”、“应该那么干才更好”这样的问题。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会在自己心中描绘自己将来的梦想,思考想做怎样的人、想干怎样的事等等问题。
但是年轻人中偶尔也有这样的人,平时板着个脸,说话跟吃了呛药一样,说起话来噎死人。平时的工作主要以抬杠为主,在工作中没有积极的动作,消极的情绪反而非常强烈。
在企业里或者体育团队里,这种“不燃型”的人哪怕只有一位,整个集体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压抑。
所谓“自燃型”的人,就像一根火柴一样,一滑就着。他们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4.能卷起漩涡的人方能成为领头羊
但是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顺利展开。
如果把工作比作一潭水,那你要让自己卷起旋涡,成为漩涡中心,把周围的人裹挟进去,你就能品尝到工作成功之后醍醐灌顶、如露入心的欣喜。
a.那么怎样才能卷起旋涡呢?
一个组织里总有这样的人:没有谁来要求他做,他却自己主动提议要干这干那。面对这样的人,周围的人会说:“那就谁提议谁干好了。”
如果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员工提出:“师兄,董事长讲了要提高销售额,今天下班后,大家集中讨论一下怎么来提高,好不好?”
能开口说出这样话的人,就是“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他就有希望成为团队的领导人。
敢于说这样的话的人,不是为了装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热爱工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种魄力。
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旋涡”、自主努力的冲动
在稻盛接手日航的第一天,一下飞机,他就对日航的高管说:“从今天起,日航的每一个管理者,必须24小时都思考关于日航的问题,我们才有希望。”
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1.工作要不断设立高目标
京瓷创业时只有28名员工,但只要一有机会,稻盛就会对员工说:
“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取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以后,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再然后,当然就是要达到世界第一。”
我们经常讲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企业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的发展。个人要有自己的成长计划,这样才不至于在生涯当中迷茫。
那么如何定目标呢,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登山法则。
你不要跟世界去比,世界太大优秀的人太多,越比较越自卑。你从身边挑选最近的6个相同工作的人,与他们进行横向比较,包括知识、专业、格局等指标,你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
当你的视野逐渐放大,圈子逐渐扩张,会不断的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然后不断地横向比较,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你首先要敢于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要做到就更不可能了。
只有不断地坚信,这种愿望就会成为愿力,会成为你的潜意识。机会就会降临。
2.你向神祈祷了吗
京瓷初次接到IBM大笔零件订单时,其规格要求之苛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几次试做都不成功,自认为做出20万合格产品时,结果却被打上不合格的印章悉数退回。
尺寸精度比通常要求高出一个数量级,公司连测量这种精度的仪器也没有。
说实话,凭我们的技术恐怕很难完成。那时候整个公司都迷茫着压抑的气氛,因为双方签有合同,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京瓷要给IBM很大的一笔赔偿。整个企业因此可能就要垮掉。
项目的技术人员束手无策,茫然立于陶瓷炉前。
稻盛和夫问道:正所谓“尽人事,待天命”。你是否已经用尽了全部力量?
经过反反复复、异乎寻常的努力,我们终于做出了满足客户苛刻要求的产品,当送走装满产品的卡车时,他不禁感叹:“人的能力无限啊!”
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所以,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乃是自然的机理。
3.牛比豹子更容易成功
稻盛先生认为最优秀的人不是资质高的,而是善于钻研的人。因此他不太欣赏才子。
才子自恃才高,凭着对前景似是而非的理解,就厌烦像乌龟那样极度认真,总想如兔子般寻找捷径。
迄今为止,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
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
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这就好像豹子和牛,豹子的速度很快,但创业比拼的是牛最擅长的耐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曾经光辉一时的人才,有一些很早就被贴上接班人的标签,因为目标和追求不同,在企业逗留的时间反而并不长。
反而是那些相对愚笨的,不被企业看好的人,在企业经营中不断成长,长年累月地刻苦经营,不知不觉间成长为行业的大咖。
时代有时候并不完全垂青聪明人,反而给脚踏实地钻研的人以更多的机会。
四、追求完美,持续改善。
松下是京瓷最早也是最大的客户,但不久之后,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各个方面,松下的要求都越来越苛刻。特别是价格,松下每年都要求大幅度降价。这个政策不只是针对京瓷,各零部件厂商都和松下争吵不休。
而稻盛认为松下“这是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如果克服不了,我们就只能停留在二三流的水平。”
于是,凡是松下的要求,京瓷二话不说,照单全收。然后自己想办法从根本上削减成本提高质量。就这样,当京瓷开始面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几乎没有对手。而当年不断抱怨的供应商,就逐渐被历史淘汰了。
京瓷的成功是要感谢松下的苛刻,为了满足松下的高标准,京瓷不断优化质量、成本和工艺能力,最终成为其他企业无法撼动的供应商。
1.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稻盛和夫本科是化学专业,通过各种反应制造出新的化学物质。化学是比较精细的学科,试剂的配比极其重要,稍有差错就会导致几天的心血全部变成徒劳。
同样,现代的制造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每道工序都必须做到完美无缺。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哪怕99%都很顺利,只要最后1%出了问题,前面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在日本盛行丰田的精益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不断优化、自我迭代的管理模式,目标就是追求完美主义。
真正实现完美主义当然很困难,因为一旦你认为达到完美就没有优化的空间。但具备追求完美主义的态度,就能减少错误。
但即使以完美为目标,也做不到差错为零。然而却不能因此认可百分之九十九正确就行。
如果百分之九十九可以容忍的话,下次百分之九十也能说得过去,不!甚至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七十也无所谓了。那样的话,公司经营就会怠慢,公司内部纪律就会松弛。
百分之百就是百分之百,针对销售和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我决不认同如下的论调:“虽然没能达到百分之百,但也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次就谅解吧。”
对于生产、销售这类经营目标的完成状况,对于开发研究工作的进度以及管理工作的准确程度,我都要求贯彻到百分之百。
2.每天进步,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眼前的工作,而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对工作的态度。
“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是只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海尔张瑞敏推行的是日事日清法,即今天的工作要今天完成,不要留在明天。老人经常讲要活在当下,就是珍惜今天这一天。
不把工作留给明天,也是克服懒惰的一种好方法。大多数的工作留给明天,并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完不成,而是因为拖延症,反正明天还有时间。
把今天过好是每个成功者都在遵循的法则,有质量的过好一天,把时间拉长到一定宽度上,我们总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创造奇迹。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
我自己经常有个口头禅,在做工作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几乎每次我自己都能找到优化的地方。
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获得积累。为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1个月,再坚持1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勤奋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给我们在职场中梳理如何爱上工作、取得成就的工作心法,心法它是一个理论的框架,最重要的是要爱上自己的工作,摆正面对工作的态度;其次要梳理高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最后是不断精进,持续改善。
如果我们按照稻盛和夫的心法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我相信未来的职业生涯会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