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若安山译:(这段文字实在太浅显了,但在译或不译之间我选择了前者,凑凑字数也是挺好的)每每看见那些对待晚辈严厉要求的人,其晚辈往往容易成才并有德行;而对晚辈宠溺宽容的人,其晚辈往往是些败家玩意,这跟父亲兄长(古代称“长兄为父”,老大有起带头作用的义务)的教育息息相关。又有些家里孩子聪明伶俐得很,但是突然有一天变得下流败坏;而有些家里孩子蠢蠢笨笨的,慢慢转变为有出息的好儿女,这也跟父亲兄长的栽培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品德不高尚,往往是因为其看不破“利”字;一个人的学业没有长进,往往跟一个“懒”字撇不开关系。品德足以感化人,当权者如果以品德来感化、教诲、影响世人,那么将很有正向效果;钱财太多有时候对自己是一种负累,而如果有钱人处于乱世,那种负累和祸根将更加深远。
中国历朝历代以来,大多数当权者的子嗣们都是很勤苦的,这一群体中,当数清朝的皇子皇孙们最苦逼,且不说康雍乾爷仨,就是后来资历不行的嘉道咸等人,打小读书学习也是异常刻苦的。那是他们祖训留下来的,想要保江山万古——诚然,那是痴人做梦——就不得不教育好子孙后代。但不管怎么说,刻苦学习的精神终归是值得称赞的。
将目光收回,看看我们当下,我们学习为了啥?上个好学校,读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端个好饭碗,走出个好未来......无论你要干什么、志向多么远大——哪怕你的志向远大到要消灭世界所有的战 争和剥 削——终归有两条线从始至终牵扯着你:一是品行、二是钱财。品行在内,钱财在外——两者未必对立,但总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有句大实话怎么说来着:“无商不奸”,延伸想一想,这个“商”可不仅仅指商贾,它几乎囊括了每个现实中蹦跶的人。
突然想到古时候的那些财富大亨们:陶朱公、端木赐、吕不韦、邓通、石崇、沈万三、和珅......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背景,又各有各的结局,但绝大多数都没好下场,甚至有很糟糕的。细品。细品。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