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最后都选择了哲学
哲学给你四重修炼:理性的武器、复杂的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批判觉悟。
学习方法:抓住焦点人物、进行思想连接、比较中西异同。
哲学源自惊奇
极简哲学史1:古代哲学核心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即中国春秋时代中叶到东汉初期
地点:爱琴海靠近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意大利南部——雅典
哲学两个系统:
自然哲学:研究自然,探究万物的来源,从水、火、土、数学、原子。无法充分证实,形成独断论的思想。
辩士学派:没有普遍的共同退则,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提供辩论、修辞,获得现实利益。容易陷入怀疑论。
苏格拉底:“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着。”苏格拉底发现了整个时代的困境并找出了一条新方向,因此以他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分界线,之后哲学家开始同时关注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柏拉图重视理性思考,永恒不变的行事,高居上界。亚里士多德偏重经验,现实人生的问题。最后影响西方两大哲学系统。
问:在柏拉图《对话录》之前有哪些哲学家?
极简哲学史2:中世纪哲学核心
中世纪1300多年的历史,宗教安顿了民众的心灵,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教父哲学—强调为宗教信仰辩护—学习古希腊哲学,并和宗教教育结合。
阿奎那:经院哲学—强调理性论证的过程—构建宗教的神学体系,为宗教的哲学立场加以辩护。大学学习程序:提出问题—列出正反观点—辩论—结论
宗教的由来:犹太教——耶稣基督——彼得主教——天主教——东正教——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新教——基督宗教
一教三系:基督宗教包含一本《圣经》、一个上帝、一位耶稣的教派。
哲学替宗教神学服务,帮宗教证明其正确性、合理性,失去了独立地位。
三一:三位一体,分别代表父、子、灵,一个神。父子代表爱与所爱,灵代表爱产生的某种力量。
问:奥古斯丁说:“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爱”。你赞成吗?还是有多少爱就有多少力量?
极简哲学史3:近代哲学核心
四大社会思潮:
15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重点:1、个人只要信就能得救,这是信仰原则。2、你能得救并不是你的功劳,而是神的恩典。3、全部依赖《圣经》。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日心说——古典物理学——万有引力
启蒙运动:摆脱传统王权的控制和宗教信仰的禁锢。
两大哲学阵营:
欧陆 笛卡尔的理性论:我思故我在 ——康德的唯心论——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
英伦 培根的经验论:新工具,归纳法
近代哲学两大特点:1、科学取代了宗教,成为了知识的权威。2、人的经验和理性取代了神学,成为了我们了解宇宙和人生的基本依靠。
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
问:如何理解康德“你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以他为目的”。利用他人也要尊重他人。
极简哲学史4:现代哲学核心
19世纪末至今的哲学特点:
1、上帝死了:我们不能继续依靠宗教的启发来解决人间的价值观问题。尼采想说你活在世界上采取什么样的道德观、审美观以及各种价值观,不能拿宗教当借口,你必须自己面对新的挑战。这是超人哲学,上帝死了,我们自己要成为超人。
2、寻找根源:海德格尔,存在本身是根源,永远不变的,而存在的东西是个体,会有变化,生生灭灭,两者不一样。寻找人类的终极答案的方法:原始的少数民族,古代宗教或神话,其他民族的智慧。
3、人类如何自处。加缪《局外人》、萨特《恶心》。人有没有绝对的自由?最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电影、艺术地哲学观点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存在是指用真诚的态度选择成为自己,承担自己的命运与挑战。
转向:从形而上学的思辨转到了关注人的具体状况,从知识论上的讨论转到了人的具体生命情况,转到了伦理学,我们应该怎样行善避恶,人与人的相处。我与他者的关系,我与我自己如何相处。
重视方法论,参考现象学和诠释学。关注社会现状,注意批判理论和正义理论。寻找根源,研究结构主义和初民存有学。
问:以上三个方向,哪个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