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核酸已经是常态化,每隔两天就做一次核酸,一天我在排队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女
我排在最后一名,一个孩子急匆匆的跑来,排在我的后面,不停的喊妈妈,快点,妈妈停好自行车就和孩子排在一起,孩子开始不停地张望前排,还有多少,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妈妈很和蔼地安慰,一会儿就到了,很快的。
孩子开始用手表给小朋友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小朋友显然等的有点着急,你还要多久呀,孩子被同伴催的更加的焦虑,不停地问妈妈,还要多久,怎么这么慢,妈妈总是很和蔼的解释,一会就到了,妈妈理解你着急了吧,你看咱们又前进了一点。妈妈语气温柔,和蔼可亲!
可是孩子一直不买账,仍然在问,怎么这么慢,逐渐开始埋怨妈妈,我说打车你非骑车,骑车还那么慢吞吞,妈妈表示自己理解孩子,妈妈承诺20分钟一定能搞定,语气仍然是坚定温柔
孩子显然听不进去,陷入焦虑当中,张望,剁脚,双手交叉,嘴里不停的碎碎念,重复的还是刚刚的语言,妈妈的安慰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逐渐女孩的眼泪扑簌簌的掉了下来,嘴里重复的一句话还要多久?妈妈的耐心是让人折服的,不生气不懊恼也在重复的一句话,快了快了,很快,相信妈妈,妈妈甚至蹲着给孩子擦掉眼泪,轻拍着后背,抱着她一起往前走。
娘两陷入无限的死循环当中,孩子抽泣,妈妈安慰
这个感觉让我非常的不舒服,突然的一个念头我想转身,帮助女孩也帮助一个即将爆掉的妈妈!放在以前我不会,我害怕人家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当下的那一刻我一定要说几句话,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我说宝贝,你着急了,阿姨听到了,小朋友找你玩,等你呢吧,阿姨可以让你先来,阿姨不着急。
“可是前进了一名有什么意义,前面还有那么多人”
我把孩子搂进怀里,排在一起,孩子的眼睛已经哭的红红的,我说,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排队最大的安慰就是往后看,咱们总是看前面的人觉得好慢,假如你回头看一眼,心理就舒服多了,不信你看看
孩子回头看了一眼,后面已经排成了长龙,她低头没说话
我接着说,阿姨不着急你先做吧,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让你,阿姨就住附近不着急做,你先来,也许别人有事他们也着急!
妈妈说不要紧的,没事,很快就到了,我和妈妈四目相对的时候就知道她该爆炸了,眼圈微红,身体倾斜,眼神斜视自己的孩子!
孩子说我不做,我妈做!他总是这样慢吞吞,天都快黑了也去不了。
妈妈开始抱怨,谁慢不是我说的让你自己上网课,我去做核酸这样快,你非不干,慢了就埋怨我,你总这样着急,别人一喊你你就不焦虑的不行,每次这样,我这也没发火,啥话听不进去!
孩子更委屈了,开始抖动肩膀的哭
我拍拍孩子,我小时候也这样,这样着急的感觉特别难受,恨不得插翅膀飞过去,越着急越显得慢,你一会做完了观察一会队伍就发现其实挺快的!特别神奇
我说妈妈那个建议不错,下次你俩分头行动,孩子说我不敢一个人在家。
说着队伍已经前进了一大截,我拉着她,说呀,快跟上,奇怪不,一下前进了这么远
咱们一起踩在这个古诗上(地面上的分割线),
这首诗你学过没?
学过,赠汪伦
下边那个是啥?
看不清
那咱两猜猜,下首是啥,地上都是诗吗?
也不都是,刚才那个是让人们离一米远
你闭眼睛我拉着你走到前面你猜,地上是诗还是警示语
孩子小手伸过来,另外一只手还捂住了眼睛,猜着猜着很快就到了跟前,我说你睁眼看,孩子说到了
你觉得是妈妈先做还是阿姨
阿姨先做吧,反正很快了,yeah
互相道别了我想了很多,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让父母不要和孩子发火,妈妈不发火表示出来的理解是那么的不真实,那么不可靠,那么的无力。
实话说女孩的妈妈极大的耐心,换作是我未必能做到几次三番的安慰,孩子这样的焦虑情绪又是怎么导致的?这样的反应孩子的情感不是全部的教育!
等孩子过去了应该让孩子分享刚才的心情,总结一下下次怎么能做到更快,这样的焦虑埋怨无济于事,妈妈不必过度的理解包容怎么能变得有趣,转移话题,一起玩起来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