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到,还有“春雨贵如油”的美称。然而,我们这里的雨与别处的不一样,尤其到了五六月间,隔三差五地猛下,下得心里发慌!
听,窗外雨棚被雨敲打的噼啪声,还有阵阵雨急急骤降的声音……我的思绪回到了儿时。
我们村离镇上有十多里路,出行基本靠步行,条件好的是自行车。偶尔也有三轮车但很少人坐,因为一个来回也要好几块。在这段十多里的路途中,有几处易塌方路段。塌下来会阻隔去往镇上的唯一去路。有时正好碰上周末上学,就只能“翻山越岭”。雨后,那些山体还是湿松的,我最担心的就是:万一再次坍塌我们就没命了。然而,一次也没遇到过。现在想想,这或许就是人生的幸福吧!
我家住在河边,一到雨季家里人就会坐卧不安。白天下雨还好,要晚上下雨就别想睡觉,要随时做好“转移”准备。只要连着下两天暴雨,我们就开始整理东西往楼上搬,贵重物品就往住在村中的亲戚家运。
那年六月,疯狂的暴雨下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天空阴沉沉,雨一直下,河里的水夹杂着从上游带来的树根、棚架子、垃圾等杂物,咆哮着一步步逼近路面。看着那漫过田野的黄色河水,使得河面更加宽广。看着河中心翻腾的巨浪,心中充满着恐惧。很快,河水漫上来了,到了院子里,开始从各个墙缝里往家里漾;堂前进水了,角落里那张忘记搬走的小凳子晃动了……父亲喊着:“你们赶紧出去。”哥哥说:“爸,我们都走吧!反正东西已经都搬走了。”
“没事,你们先走,水再涨点我就离开!”当时的我并不知道,父亲是舍不得他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这里还有对母亲的记忆。说话间,水蹭蹭蹭地往上爬,放肆地舔着父亲的腰部。这时,从弄口出来的一股水流撞击着对面的墙,扑向父亲纤瘦的身子。他一个趔趄,还好站稳了……我和姐姐站在不远处的领居家的院子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还好,在邻居的帮助下,父亲借助绳子也淌过弄口湍急的流水,只剩下那幢房子在狂风巨浪中巍然屹立。
今日,暴雨没休没止地下了一天。听着雨棚被敲打的噼啪声,恐许多人又是一个无眠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