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窝堡 狼人/11月原创

窝堡 狼人/11月原创

作者: 借字书友会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23:32 被阅读0次

    10月6号农历九月初一,凌晨五点半

    “再博睡了,赶紧起来洗脸,脸洗完了赶紧窝堡里放桑(烧香)去,争取放个头桑(第一个烧香的)。”奶奶把我从美梦中叫醒。

    我立马翻身起床,去洗脸了。收拾东西,出发去放桑。

    “窝堡”,西北地区对于山神庙的一个方言称呼。基本上一个县城里的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窝堡”,县城内会有个大的山神庙,一般也称呼为“窝堡”。比如在湟源县城上“大窝堡”。这些有别于湟源县北极山上的“金阙观”“魁星阁”。

    每个村子的“窝堡”造型大同小异,都是一座老式瓦片“人”字顶的样式。面积约莫也就20来平米,加上周围的十几个小烧坛,那就大了。据我所了解,县上10多个村子里面的窝堡墙面都是以古代神话人物壁画为主,没有实体的大佛或神仙的雕像(可能也是因为经费问题)。每个村子的“窝堡”还有堵必备的“功德墙”,刻着建造或翻新时村民的捐赠数额。数额越大的,在功德墙上名字越靠前。村里的“窝堡”位置大多都建在各村最近的小山头,为什么不在村子里面,可能是因为觉得庙宇建的高一点,离保佑村子的神仙、佛爷近一点,许的愿望就能传到神佛耳朵的缘故吧。

    每月的初一、十五便是七里八乡去“窝堡”放桑的时候了,还有每年的二月二,其他时间“窝堡”基本上都是关闭的状态。如果想求佛许愿,只能去北极山了。不知是传统陋习还是有别的原由,放桑只能是家里的男丁去,女性不可以进入“窝堡”,更不说放桑。除了大年初一十五、八月十五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放桑通常都是一把香,一盒子“百香”(松针和白灰色粉末组成)。每个烧坛里三炷香加一把百香。其他特殊情况下,都会带水果、月饼、蜡烛、长灯、炮仗等。每年过年时候的窝堡是村里最热闹、最火的地方,炮仗能从夜里十二点放到凌晨两三点。那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么家放炮着,佛爷好好的觉哈估计都被炸没了吧,这样估计就能好好听我们许的愿了。

    记忆中跟着爸爸去放桑是从6、7岁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只要我人在湟源,一定会去。小时候啥也不懂,家长让我去,我就去。想想五点半就得起床简直是在折磨人,每次都要要磨磨蹭蹭,直到奶奶或者妈妈生气发火了,才不情不愿的起来。出发前不洗脸的话奶奶就会开始唠叨,“你求佛爷保佑着,脸不洗着,佛爷阿门家把你保佑俩”。那时候自己再就嘴犟着,“佛爷这么早的还睡着,也没洗脸着,我们洗脸哈才不好吧”。接着又是奶奶的一顿唠叨。

    放桑的流程大体是这样:到庙里,把香全部点着,开始对着三面壁画磕头,许愿,再把三炷香放到烧坛里。庙里的结束了,走到庙门正对烧坛,磕头,许愿,上香,放百香。最后在围绕着庙宇的十几个小小的烧坛(全在树林子里,不是熟人肯定会错漏几个),不断地重复弯腰、放香和百香。

    19年的某月的初一,我和爸爸按照惯例又去放桑,又是不愿起又是被奶奶训的一天。

    路上,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顿了顿说 “我小时候也是你爷爷这么带着在放桑,那时候我也起不来,你爷爷还会打我,再过了很久之后就我一个人在放桑,直到带着你哥俩一起去”。

    “之前我不在家里,你爷爷还在的时候,爷爷会替我们去窝堡。现在你俩不在,我有时候也不在家的时候就没有人去了。以后你俩如果不住村里了,我们也不在了,初一十五有空了记得回来早起去放个桑”。

    “嗯”

    也是打那之后,再有个初一十五,家里人一叫,也不赖床,自己就快快起来收拾东西,去窝堡放桑。有时候跟爸爸一起,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去。

    磕头许愿,打小许的愿从“喜欢的人也喜欢我、考试、升官、发财”变成了现在的“身边人岁岁平安、健健康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窝堡 狼人/11月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zw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