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芸只
最早“无冕之王”这个词出自于《泰晤士报》顾名思义,是指没有权威的名义而影响、作用极大的人,现在这一词多用来指新闻记者。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无冕之王”看似很风光,时常上镜,曝光率高,但是光鲜亮丽之下却是难以言表的心酸。
曾经,我也很羡慕记者,觉得记者拥有一种神圣的光环,不仅和律师一样匡扶正义、勇敢正直,而且话语权很高,很有代表性,也只用采访采访亮亮相就Ok,还能免费游山玩水。后来才发现是我过于肤浅,大错特错。
本来是打算学法,却误打误撞进了新闻专业,学起了新闻传播。也就对记者这个行业了解的更透彻了一些,结下了渊源。芮必锋教授说“我不喜欢做人云亦云的研究”。
2019年底,在老师的组织下,新闻学院集体组织了几次外出采访,让我体会了一把当“小记者”的感觉。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2月底的一个周末夜晚的街头采访,下着蒙蒙细雨,天气又很寒冷,路上行人都匆匆来去,没人愿意接受采访,但是采访任务压身又不得不坚持。我们一行人拿着话筒等设备游走于大街,有人驻足看我们,我们却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就这样晃荡,没有半点收获。直到遇到了一个同样出来采访的团队(不过他们是专业人士哈哈),他们同样受挫,后来我们投机取巧的做了人员互关,采访彼此。后来,大家都饿了,雨却下大了,没法出门,就躲到一个商场,在门口一人买了一个红薯,我们蜷缩在一个商场的走道里咀嚼着,却视为寒冬里的山珍海味。后来,雨停返校已是十来点钟,路途挺远,有女孩子晕了车躲在马路旁的垃圾桶吐,还有一个小伙伴因为淋了雨发烧了好几天。
每年,由于执行采访任务伤亡的记者无数,记者被评为寿命最短的行业。战地记者,在满天战火里穿梭,灾情记者,在天灾人祸里绝地求生,娱乐记者和社会记者,在人们的唾沫星子里淹没……每天看到的新闻离不开记者,都要靠他们去挖掘,去证实。
记者,并不是每天精神矍铄地采访,也不是优雅端庄的提问,大多数都是穿越人山人海接近采访对象的尴尬。记者,也不是每天的衣着整洁,光鲜亮丽,很多时候都是油光满面,毫无形象可言。记者,更不是频频出现在富丽堂皇,四处游山玩水,更多的情况是出身于事发现场冒着生命危险。他们需要不分昼夜的赶稿,有时还需要马不停蹄的剪辑……当然,记者也有属于自己的温暖,自己的小确幸。
他们过得很精彩,阅览人间百态,但也过得很疲惫,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劳累。



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分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领域“术业有专攻”。所以,不用去盲目羡慕任何人,做好你的本职,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瞻仰且了不起的事。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也欢迎喜欢摄影,剪辑和文字的朋友们来一起交流学习。)
[岁月拾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