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都有什么规律?」
「为什么观众总能从中看到自己?」
「电影的情感认同是怎么来的?」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感兴趣,那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不得不看。任何一部电影价值观的体现,就在四个字:道德前提。
大家看《天下无贼》时,感情非常复杂,原因就是,我们在好与坏的判定中,反复纠葛。男女主人公作为贼,却在做好事,所以,连反扒大队的警官都说出了:「要不是他们有前科,我都想放他们一马。」
① 启动姿势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写道:「从开始就明确结局。」这一点我们常做,但常常意识不到。比如,在你把车开出车库之前,你基本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儿;飞机在候机时,驾驶员早就安排好了它的飞行计划;当你开始做一项熟悉的工作时,基本最后它要达到的效果,你是心里有数的。
写剧本或创作电影也是一样。当制片方决定要写一部剧本时,大纲上就罗列了故事的真实意图以及如何结局,这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的道德旅程。而他的道德旅程,就是整部电影的道德前提。围绕主角的一系列变化,其实都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主角黑化又变好、反派良心发现、反派有不为人知的苦衷、主角经过各种洗礼成为最终赢家等等。总之,支撑人物言行、目标、方向等所有呈现形式的背后就是动机,而动机与道德前提息息相关。
观众之所以能感同身受,包括像《疯狂动物城》这种动画片,都有着深刻的人性洞察,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对道德前提的认同上。
② 故事的道德前提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道德前提。
关于友谊的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追风筝的人》《夏洛特的网》以及豆瓣评分9.1的《真情世界》
关于爱情的
《怦然心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重庆森林》《罗马假日》和《志明与春娇》
关于善良的
《奇迹男孩》《芳华》《生门》
关于正义的
《十二怒汉》《刺杀肯尼迪》以及漫威系列、警匪系列等。
关于诚信的
《信义兄弟》《落叶归根》《诚实的黄先生》《诚信老爹》。
总之,虽然很多电影是多主题叙事,但你总能从中找到一个道德大前提,这些美德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信奉遵守的要旨,它是观众共鸣和情感呼应的秘诀。
试想,如果一部电影的主人公做了各种恶,但最后却毫发无损。这完全不满足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中的第二层:安全需求。
当然,每一个道德主题都有自己的变体,比如我们在案例中提到的那五部,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人物关系下的爱情,即便主题一致,但表现形式却非常不同。这也是电影丰富性的由来。
③ 主人公的对手
我们看,大多数电影中,主人公的死对头,在形象上要么满脸横肉、要么心狠手辣、要么非常暴力,但这都是表象,真正支撑他们的是背后的道德规范。
神奇四侠暴不暴力?剪刀手爱德华难不难看?但最终他们是主角。而且,在大道德前提的支撑下,一些小毛病就会被人忽略不记,反而还觉得有点可爱。
还是从人类需求的反面出发,有美德就有对立面。给电影设定一个道德缺陷是和设立正面人物同样重要的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对观众的「底线挑战」。尤其那些成功的电影,反面人物被人们记忆的深度和主角难分伯仲。
比如,《古惑仔》系列电影里的张耀扬,看过电影后,很多人见到他,都想痛扁他一顿。《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自该剧在台湾地区播出后,一些记者到现场来采访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老师说:「李老师我跟你说啊,我们现在在台湾吓唬小孩子,都不讲大灰狼来了,都讲容嬷嬷来了。」还有一次,李老师打车参加活动,上了车以后,司机问:「你是个演员吗?」我说:「是。」「你是演容嬷嬷吗?」我说:「是。」「我要是早知道是你,我根本不拉你。」
④ 终极寓意
有了道德前提,也有道德破坏者,这时候要怎么做呢?只是让他们两对着干,肯定不行啊。好电影都会给人物最后的走向一个终极寓意。
最简单的形式是:
主人公开始有道德缺陷,之后他发现了美德的力量,改邪归正。
或者,主人公开始就是绝对的好人,然后一路经历各种级别坏人的考验,最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再或者最简单的一种是:
坏人直接扑街,好人成为大赢家。
所有关于道德的描述,都非常符合大众的内心需求,都能给我们以精神按摩。
可能故事是复杂的,人物是多样的,剧情是穿插的,道具是丰富的,但终极寓意一定是简单的、朴实的。
只不过很多时候,为了凸显道德价值,故事最终的落脚点多半是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一些类似设计如下:
吹嘘带来耻辱,谦虚带来荣耀。
自私导致孤立,无私带来共享。
放纵带来危险,理智得到安稳。
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但熟悉归熟悉,真正明白里面的内涵和只是有些隐约的情感搅动,还是非常不同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电影说到底是一门生意,如何通过控制观众情绪让电影卖座,这是电影这门艺术得以生存的根源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