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
自卑到什么程度呢?我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班主任批评几个同学总是迟到,被批评了还嬉皮笑脸不改正,就拿我做例子说:
「换成是某某同学(我的名字),要是知道自己迟到了,不用我开口,自己肯定就开始掉眼泪了!」
这句话是在表扬我知道什么是对错,按道理来说,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心里肯定都是高兴的。但我听到了之后是什么反应呢?我竟然哭了。
当时只有12岁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就是没法控制住眼泪往下掉。一边哭,一边也觉得很困惑:明明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高兴才对,可为什么还会掉眼泪呢?
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当年的这种反应,是源于内心的自卑感。一方面因为接受的都是打击式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小时候在一群小朋友里的确过于平庸,也就得不到什么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肯定。
「改变自己」的主创彭萦说,自卑是源于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所以对于一部分自卑者来说,他们会促使自己变得优秀,因为这是向他人证明自己有价值、能够获得他人喜欢的方式。
但是,如果促使自己变得优秀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那就必定会隐藏真实的自己,以他人的标准和喜好来生活。一旦从这种「假自己」中脱离出来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可能一无所有。
这段表述简直是对我25岁前人生的写照: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关系中,我内心最大的恐慌就是怕别人觉得我「没有价值」、拖了他们的后腿。
这种动机促使着我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但也让我常常陷入周期性的颓废:看着优秀的人都在加班健身读书学技能,自己也跟着忙碌。但实际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忙碌,也不知道这样忙下去是不是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其实这就是「真实自我」的缺失,也是「意义感」的缺失。
所以超越自卑,就是要超越那种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想法,让「变优秀」的动机从外部转向内部,才能过得更真实。
相关文章:
有意义的忙碌,能治愈一切负能量
《被讨厌的勇气》| 来自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
前一篇:
我们是否在管中窥豹而不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