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爱社交”并不等同于“社恐”
最近看了一部剧,重新刷新了我对于“社恐”的认知,也让我分清楚了“社恐”和“不喜欢社交”是两个概念。
在分清这两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就是自己需要了解自己在社交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用语言或者是文字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明白并理解自己的想法。
而理解能力则是指一个人能否理解别人表达的观点中的真正含义。简单点说,就是能不能get到别人的点。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社交,才能算得上是有意义的社交。否则,就是闲聊。
再反观一下自己平常的社交,就会发现大部分的社交都是无意义的闲聊。
清楚了这两种能力之后,就可以分清“不爱社交”并不等同于“社恐“。
对于“社恐“人士来说,可能包含了“不爱社交“这个习惯,但是自己有没有表达能力的缺失是另外一回事。
换句话说,真正的“社恐“缺失的可能只是表达能力。
拿我自己来说,不喜欢社交是真的,但是我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自己是“社恐“,我也不完全反对。因为面对人群讲话的时候,我的表达或许就不是那么流畅了。
这让我想到校园时代遇到的一件事。
那时,有个男生向我表白,他的理由是,他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像两个哑巴,完全没话说。但是,和我在一起相处的时候,我能够一直滔滔不绝地说话,让他感觉不到尴尬。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社恐“中表达能力的缺失。
02 旅行的经历,让我不再“社恐“
接下来,用一段旅行的经历,说说我是怎么治愈“社恐“的。
在没有经历过一个人旅行之前,我的生活圈是很固定和狭窄的,除了工作,几乎也很难有和陌生人交流的机会。
自从我一个人出去旅行之后,我发现了一件事。当自己一个人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尤其是语言不通的环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在2019年的春节期间,我一个人去了俄罗斯旅行,理由是我想看看冬天的贝加尔湖。
在出发前,我在网上约了另外三位女士同行。但是,我们四个人相互都不认识。因为行程比较一致,所以我们相约一起去俄罗斯跨年。
出发的地点是在北京。在出发的前一天,另外三个小伙伴都来北京找我,一起聚了一次餐,就算是彼此认识了。
由于,我和她们三个人不是同一个航班,所以,我一个人最先到了伊尔库茨克。
过了海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装上提前买好的电话卡。结果发现,手机根本连不上网。这在一个陌生且语言不通的地方是一件极度让人崩溃的事。
好在机场的黑车司机能用英语沟通,最终把我送到了目的地。
在我安顿好之后,我决定一个人出去逛逛,最主要的是需要解决手机不能上网的问题。
于是,我就一个人出门了。没有手机导航,也没有目的地,当时户外是零下几十度,我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没过一会,睫毛上挂霜了,口罩也结冰了。这都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这种经历。
当我看到当地手机运营商的标志,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问了一下柜台的工作人员,“Can you speak English?”他回答了我一个“No。”我只好打开手机,让他帮我连wifi,然后再打开已经安装好的翻译软件,开始沟通和交流。
全程交流下来几乎没有太大的障碍,用了不到半个小时,重新办了一张手机卡,上网的问题也终于解决了。
这次意外的经历完全不是在我计划之内的。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换个环境或许就治愈了“社恐”。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帮你,只能自己解决问题,什么“社恐”都不再是问题。
有过类似的几次旅行经历之后,我不再为类似的事情感到恐惧。凡事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有解决办法,“社恐”也是一样。
03 总结治愈“社恐”的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环境可以治愈“社恐“之外。我也回忆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总结了以下3种治愈”社恐“的方式。
1、换个陌生的环境
不得不说,环境真的是治愈“社恐“最直接的方式。
有过几次独自旅行的经历之后,我再也不抵触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会为此感到害怕。和任何陌生人交流也不再是问题,就算是语言不通,也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2、锻炼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的前提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这也反应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关于这个能力,我大概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无论是写作,还是做策划方案,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
条理清晰,表达才能更流畅。
3、调整心态
这世上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最难超越的也是自己。
无论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自己在观众的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能让自己感到紧张和恐惧的,只是自己的幻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表达最真实的自己就是最有效的交流。
我是懿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划人。
专注自我成长,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