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利用标签效应,主动为自己贴标签

利用标签效应,主动为自己贴标签

作者: 几米进化ing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8:53 被阅读0次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的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标签效应”呢?因为贴标签识别人符合最省力规则。

    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着各种复杂的信息,人类的大脑也在积攒大量的记忆,现代社会人与人社交的频次和速度都在加快,我们能记住一个人的可能性也在同步降低。如果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很难被记住,而贴标签就可以很简单的把标签化的概念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比如,我有个朋友长得帅,人称“房山吴彦祖”,即便第一次沟通,也会对这个标签有很深的印象。

    “标签效应”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

    贴上一个标签,就相当于我们抓住了一个人最核心的特质,这个特质有可能是一个人的特长,也可能是他的不足,或者和他本人的兴趣爱好相貌阅历等等。既然别人对我们的认识有可能只停留在标签上,那我们为什么不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从而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那么应该给自己打什么标签?

    一、角色标签

    角色标签就是告知别人,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角色不同,决定你的标签不同。依据所处行业不同,角色标签非常多,比如郭德刚就是“相声演员”,papi酱是个“网红”,李笑来“比特币首富”等等。

    如果你是个学生党,那么你可以是学霸?学神?还是学渣?在这个角色里,你的个性标签是什么?比如,如果你是“学霸”——平常认真上课和完成所有作业,靠前一遍遍刷题,好像解决难题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你是“学神”——从来不刷题,都是考前看看书,再做个几道例题,基本上就拿到高分啦。如果你是“学渣”——对你来说,所有的题目分为三种:会的,看起来会的,不会的,每次考完试,求不挂科则心满意足。

    如果你是个上班族,那么你的职业角色是什么?比如“程序猿”——挣钱多,下班晚,整天宅在家里没地方花钱去;“运营汪”——上班刷网站,下班继续刷,我们一起喜刷刷;还是“设计湿”——熬夜拼命改设计,饿了困了喝红牛。

    如果你是个创业者,那你是“理财大师”、“健康专家”、“旅行达人”、“瑜伽导师”、“区块链专家”等等,用一个关键词去给自己打上角色标签。

    二、个人特质标签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人特质,如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忠诚、畏缩等。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认清自己的个人特质,找到你个人当中最突出的部分,放大它。让人一想到这个特质标签就能准确的找到你。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性格憨厚,善良,纯朴,能吃苦耐劳,不抱怨,不功利不受环境影响,总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不抛弃不放弃让他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人。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古灵精怪,冰雪聪明,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兼职像个精灵集天地灵气与一身,敢爱敢恨,对爱情忠贞不渝,竭尽所能辅助郭靖成为一代大侠。

    电视剧中的人设是有编剧和导演来设定,不免有夸大虚拟的成分。但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只有人设特征鲜明的人物,才能获得大家的注意力,只有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才有可能被记住甚至喜爱。

    所以,即便生活中,我们个性特征很普通,也要善于找准发现,适合自己的特纸标签,并且要经常放大它,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你。

    三、专业标签

    专业标签是一个人建立品牌,迈向更为成功的最重要的标签。如果你在某个领域、行业,即便是细分的垂直领域,有着专业化的能力,并能持续不断的在这个行业取得较好的名望或领先的专业技能,甚至你就是这个专业的代名词。

    比如吴晓波:财经分析,从最初的《激荡30年》《大败局》为自己贴上财经专家的标签,再到如今的自媒体“吴晓波频道”,注重商业之美,始终专注财经领域。

    比如金马:搞事情的程序员,币圈大咖,区块链专家,写作达人,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一批人。

    比如罗振宇:自媒体人、网红、罗胖,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读书人,从罗辑思维视频,微信每天60秒语音,再到知识付费产品得到APP,做足“读书人”的专业化标签。

    最后

    当下我们处于一个高速的时代里,信息的传递快速、社会的发展快速、人与人连接的方式范围等都在快速变化,如果想要让人们建立认知甚至建立自己的人物品牌,最容易开始的就是先大胆的给自己贴上标签。在打标签的时候,切忌不要模仿他人,做某某第二也只能淹没在人海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有和其他人与众不同过之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独特标签,你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用标签效应,主动为自己贴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kg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