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真的么?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真的么?

作者: 碌不平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7:12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在与网友聊到关于制约人们生命和观念的东西时,本人用到了两组词语——基因和模因。基因自不必说,关于模因的概念,是指社会的普遍信仰、风俗人情。因为当场直接说的从哪本书上获知的,所以当场有位中年男人直接插话,表示不同意我的说法,用了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怼了一脸,还感觉洋洋得意的样子。的确,我从书中得来的模因概念,并没有过多阐述其中的理论依据,但这也不能成为他还未涉猎此书,就得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结论,回想起这句话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人们常常遗漏了出处后面的半句话,对于读书,书里有用的观点,我们可以吸收一些,但有些观点表示怀疑,甚至否定。但孟子的这句话被人们歪曲成了“读书无用论”的一句口头禅,一句给那些无法从书中获取真知、面对人生又无力改变的人们安慰自己的“至理名言”而已。

        从此以后,他们就以这句话来”告诫“那些眼中的”读书“之人,从而获取一种战胜的错觉,一种”麦田守望者“的架势。小时候看到大街上对骂的两个人,常常好奇他们骂人的架势,A会不停地说”草泥马“,B也会紧跟上”草泥马xxx“,当场就有种不自觉的模仿冲动,但现在想来,这种复读机式的口头禅已经让人的大脑陷入到一种低端死循环。而回到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那个人,他们的信息来源于缺省的知识,以偏概全的说法、迷信的套路,对他们的视野之外的知识体系,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不认同,人云亦云的话,对他们而言倒是听的津津有味,遇到相似的人聊起天来,也会发表一些高谈阔论和“真知灼见”,但这些何尝不是复读机的高级状态呢?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发笑的不是人类本身,而是思考常常带来误区和空转。我们总在不断寻求思考的突破,但本身的思考就有问题,如果还没意识到,那么启动思考的那一刻开始,也必将成为被取笑的对象。米开朗琪罗曾画过一幅《创世纪》,上帝的手与亚当的手触碰的那一刻,我们好像拥有了上帝传承的能力,如果你仔细观察那幅画,上帝的背景隐隐约约画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啊。而那些小人就是我们的各种感性细胞,分别代表了愉快、悲伤、恐惧、愤怒等等。

      书的背后本身就代表了人的思想的局限,我们在看书其实就在与思想对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穿越人类的时光去审视自己的内心,观察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本能,其实也在很大程度破解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真的么?

    前段时间在与网友聊到关于制约人们生命和观念的东西时,本人用到了两组词语——基因和模因。基因自不必说,关于模因...

  • 《是真的么》

    看得出来 是真的 回应一首 十年 好久不见 常在心间

  • 是真的么?

    再好的婚姻里,都会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 真的是这样呢? 我有些烦了,倦了,累了……

  • 是真的么

    今天,这么寂寞,跟三位同学同居,感觉很好。 军训也就那样,人一生就是梦。 梦里挫折,没有痛感,以后再发生什么,就这...

  • 是真的么?

    女生错过了她最爱的那个人,就会变得挑剔,还是这个男生不够好?

  • 是真的么

    感触最深 1.认知决定实践,实践巩固认知,只有拓宽视角,有专业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去实践,而不是凭感觉,这样很容易越...

  • 是真的么

    你以为你的运动和你的学习有一定的收获,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的,早上起来运动所谓的运动就是走路并没有给你带来太多的体能...

  • 是真的么?

    1. 物儿放在屋里, 话儿听在耳里, 都长在了心里。 2. 是真的么? 人的心只是一个随机的播放器, 由着评测推荐...

  • 真的是懒么?

    周末我心血来潮,早上起来突然想吃豆花,就跑到楼下去买。付好钱坐下,发现店里还有一对母子。 讲道理,现在的小孩子真的...

  • 梦是真的么?

    自从将爸妈接到济南帮我照顾孩子后,我就从未回过老家了。 清明前一个清晰的梦境,让我我心血来潮,我确实应该回老宅子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真的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k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