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疗愈写作忘忧社
读书笔记|人性的弱点:这不是一场关于“反抗”的辩论

读书笔记|人性的弱点:这不是一场关于“反抗”的辩论

作者: 亦纹kira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6:39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

    1.

    本篇内容以第一章内容: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 为主。

    我挑选了里面的关键词:责备与反抗。前半段以“责备前,先以他人角度来出发”作为主要观点展开描述。

    中段述说“如何转换思维方式”,学习把愤怒的情绪转换为喜悦的情绪。从习惯性地责备转换为更多地赞扬。

    学习这种方法,从而使自身的意识频率得到提升。

    到最后,我们学会应用,并把它授予他人,并成为了教室。“教与学”便由此诞生。


    2.

    这次的分享有点特别。

    昨天我本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码字。我点了咖啡,上了二楼,随意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坐下后,我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书,它翻开了第一页。我感觉到它似乎是在呼唤我:看看它吧。

    我并看了看封面,《人性的弱点》。随后我看了一点,发现挺有意思。

    书中有一章写道人们责备对方后,对方就会进行争辩和反抗。当时我就有个直觉,感觉对方其实并不是在争辩,而是迷惘。对方的责备扰乱了他原本坚定的标准,孰对孰错,他也许早就分不清了。

    立场不同导致每个人认同的标准亦不一样,指责、反抗、争辩便由此产生。当我们不由自主去责备对方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围绕此核心,我写了这么一篇文章。

    当我们懂得理解对方的立场并不再参与这场责备游戏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便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早前我看过《奇迹课程:教师指南》,所有人都很疑惑,教师和老师,到底是怎么来的。也许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个解答。

    NIGHT

    批评和责备他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只会让人在心理上增加一层防护,并且被批评的人也会因为收到批评而竭力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批评与责备他人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到一个人的自尊,并因此激发他对你的反抗。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著

    他们不是反抗,也不是辩护,他们只是迷惘,迷惘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怎么做才算符合大众的利益,符合社会的标准。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人们责备他,他辩护,他竭力把他的想法,他的标准道出。但因为社会标准的存在,他们无法被认同。

    我们无法指责别人,是因为立场不一样。每个人认同的标准不同,对正确与否的判断就不一致。立场不同,出发点也不同。谁能批评别人有错呢,除非他自己认为自己有错。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有他独有的想法和处事能力。在相同的立场下,也许每个人都会生出不同的想法,以及对该场合下立下的判断。因此,只要我们不是当事人,没有同等的经历,立场,想法以及判断,批评与指责就不成立。

    别老想着过去已经失去的事物,那只会让你产生愤怒与悲哀,同时把所有的过错推卸给那个不幸成为你处理情绪对象的人。想想你现在得到的,那个丧失带给了你什么。无论是经验还是实际存在的物品,它都是你得到的东西。

    当你想到你原来得到了这么多,你就不会再想那个丧失。你甚至会庆幸,你失去了,才得到了它。这样,你就不会愤怒,愤怒那个失去,也不会指责那个失去。你只会开心,开心它带来了新的开始。

    紧接着,你的情绪开始向上扬升。当你越来越专注于这个现在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喜悦。你自身的频率开始提高,你渐渐地知道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你不再指责,而是了解,了解他的决定,他的想法和立场。你开始赞扬,你开始看到别人的闪光点,看到事物发生背后的那个真相。

    之后,你把所有的东西组织起来,形成了你独有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涵盖了所有,你对所有事物的觉察心。

    是的,这让你感觉非常棒,你想把这个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也知道这个美妙的感觉带给你多么棒的体验。

    这时候,你又授予了自己一个新的身份,教师。别人会叫你老师,是缘于你更善于总结他们不曾体验过的感受。但你从不曾称呼自己为老师,是因为老师这个体验也是全新的,你不曾体会过。相对的,别人也有他们独自的体验,他们也不会称呼自己为学生,在别的领域,他们也是老师。

    那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呢?哈哈哈,谁知道呢,有一会儿,你是老师,你在分享你独自的体验;有一会儿,你又成了学生,你在倾听别人独自的体验。

    你在分享的同时也在学习,这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美妙体验。所以,不用纠结你的身份,因为它随时都在变换着。

    亦纹

    2019年4月21日 kin178太阳的白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人性的弱点:这不是一场关于“反抗”的辩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ku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