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白话】
孔子说:“如果借我数年时间,五十岁就学习《易》的话,能因此而没有大的过错了。”
学习本章,我很好奇,好奇
—、什么是易?
二、为什么要加我数年?
三、为什么说学《易》则无大过?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圣人明《易》理之当学也。
那我们分句来看:
一、子曰:加我数年
加我数年:借给我数年时间。加,如同“假”,借。此时孔子约七十岁,得不传之《易象》以深入学《易》,穷尽其理,而追念往昔,发此感慨之辞。
帛书《要》曰: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韦”是熟牛皮,古代在竹片上写书,这里用的是熟牛皮做的皮条,把竹片编缀成册。孔子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三”,是多次。如果这样读《易》的话,就可以达到“彬彬”的状态,“彬彬”就是“文质彬彬”当中的“彬彬”,意思是根本与枝叶都很茂盛,很圆满。
这就是为什么要加我数年。是因为喜欢,想更圆满。
二、 五十以学易
五十:五十岁。五十岁之后,孔子任职鲁廷,曾经与闻国政;孔子认为,如果他早能学习《易象》,则穷尽其理,就能解决很多大问题,不致后来的困顿。
易:《周易》。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周公作《易象》,孔子序《易传》。所以《汉书》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世: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三古:上古、中古、下古)
《周易密钥》:“孔子早年当然学过《易》,不过那是公布于世的《周易》古经,不是《易象》秘本,归鲁以后的年近70岁的孔子当得到了《易象》之后,终于发现了《周易》的密义。”
《易》为六艺之首,群经之始,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易字在甲骨文中是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也代表白天和黑夜,也就是说《易》是讲阴阳的。以日月为例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三、可以无大过
以:以之,即“因此”。
无:龟山杨氏:“与《易》为一,然后无过。”
大过:大的过错。
《论语正义》曰:学易可以无大过者,《易》之道皆主中行,主变通,故学之而可与适道,可与立权也。
那么,为什么五十岁学《易》,可以无大过呢?
朱子曰: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易·说卦》上说“易”的内涵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易》能够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道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所以说,孔子在“天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易》,就可以无大过。
孔子为《周易》作注《易传》十篇,又称《十翼》。”翼”,是翅膀,有辅佐的意思, 有助于我们对《易》的理解和升华, 为易学的研究插上了翅膀。将《周易》由一部卜筮之书提升为包含天人之道的德义之学。
孔子在《易传》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教人自强厚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教人善念善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明积德善行,言“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等”无不是揭示孔子之读《易》可以无大过的秘密和本怀。
李炳南曰:《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以言学道,要在始于悔过,终于无过。夫有过不自无,故能至于无,此圣人所以为圣人也。
《周易密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追悔过去之言,“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是展望未来之言。
总之,这是孔子70岁还在对生命无法饱足,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学习不止的圣者的状态,所以能够矗立于文化的顶峰,成为万世师表。
这启示我们:
一、反思过往找不足,敢于承认和改进。
二、不同的年龄段学《易》,认识和体悟不同。但遵循天命的运行规律,是不犯过、少犯过的根本。
三、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越活越学越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