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课例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变易理论。虽然是挺早就提出来了的,但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颇为惊喜,很想去全面的掌握,不过时间关系,今天只看了一点点的皮毛,很想深入地进行研究。
变易理论是一种学习理论,是人们怎样才能够帮助别人学习的理论,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瑞典学者马飞龙在现象图式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我特意百度了一下,简单说,它的基本观点就是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就必须注意到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为了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这个属性就必须在某个维度上发生变化。这样说来还是有一点点的绕,据我的理解,就是辨别是不学习成功,就是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学习的内容,并且能够辨别出这个内容与别的内容不同在哪里。这也许就是学习最根本的东西吧。
香港将这个理论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确实是完美的应用。因为这个研究是从学生的“差异”开始的。现在我们一直说以学生为主体,为什么我们老师教起来这么难呢,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原有的知识层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老师上一节课,不可能顾及所有的学生,所以我们常常会去臆想学生哪里会有困难,哪里可能已经掌握了的。但这只是我们的臆想的一个学生而已,并不是真实的学生。如果加上真实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学就如《盗梦空间》这样烧脑的电影一样,增加了一个异常复杂的维度,我们教学的设计就非常的难。
而变易理论就抓住了几个点:学习内容、关键特征、辨识、和变易。
变易包括三个维度:
V1: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的变易。就是学生对这个知识原有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预习提问或者前测的方法进行调研。
V2:教师处理学习内容上的变易。主要是教师利用原有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前测调研,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确定学什么。
V3:利用变易作为指导教学设计的工具。这一块书里介绍很简要,我认为这是最为关键的,所以需要抽时间再去研究,最好多看几个案例,特别是变易图式的构建,我想掌握这个,就是掌握了课堂教学最关键之处了。
其实最关键的是应用的问题。据我的理解,变易理论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水平定一个起点,然后再根据学习的内容定一个终点,教师在这个起点和终点之间架构起桥梁。就如刚看了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部”前夜“,关于电动升旗装置,我们在看开国大典时原有的知识就是毛主席一按电钮,就完成了。而导演通过讲一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个装置的复杂性,看到了我们原本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看到了这小小的装置中所蕴含的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知识,看到了这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电影导演是用前夜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的,那我们的教学呢,其实也应该设置情境、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并不断改进策略,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就如在云谷中学的项目式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其个体的学习目标,并将之写入表格中,让学生自己的明确,这就是一种变易理论的指导下的操作。从自己的起点出发,有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因此,变易理论应用于教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