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八佰讽刺的到底是什么?

电影八佰讽刺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 赤道桑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16:03 被阅读0次

    八佰 值得看

    吗?


    电影八佰

    万众期待的八佰终于点映了。过几天(8月21日)就要全国上线。
    从去年由于某些原因延迟到年初因为疫情再次待定,再到影院逐步放开,八佰的热议一直没停过,更多热议的是相关部门的删减,特别是影院逐步开放后,八佰的宣传铺天盖地,剧照、预告片一个接一个,因为之前有人看过未删减版,点映后,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删减前后版的对比,配合着剧照、预告片,以及题材的背景,八佰激起了民众的期待,一直都是。

    纷纷表示,必刷!


    电影八佰

    看过点映之后个人是这么感觉的:这个状态就像是前段时间北京的大暴雨预告,第二天从天亮开始全北京人都在等着大暴雨的来临,景区关闭、一些单位也临时在家办公,后来呢?雨并不大、持续时长也不长。

    开篇不震撼 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从一些之前看过未删减版的短评得知,原本的开篇是影像,删减后变成了纯文字叙述,导致开篇不够震撼,同时也缺少了代入感。
    从一开始就没有吸引观众的眼球,平淡的开场,或者说没有激起观众因为对那段历史的愤慨、仇恨、反战而产生的激昂情绪,用文字表述过于平淡,缺少了期待感,没有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对于观众来说,期待与实际不能够很好的对称,有起伏没有无缝衔接。
    用文本压影像来叙述、交代背景会更好一些,文本不超过2屏、历史影像不过于长,片花(序幕)+演职人员介绍可以是瞬间、震撼的静态图片或者极短的视频画面情节。
    八佰的开篇比较平淡,一边是一些杂牌军遇到日军逃跑,一边是国军正规军在四行仓库做战事准备,特别是在四行仓库,很乱,要不是旁白说是在筑造工事,真不知道在干什么。

    序幕太长 等片名等了好半天
    或许是国内外拍摄影视剧的常态手段,所谓的序幕变成了正片的一部分,然后在序幕里添加相关出品人、监制、导演、主演、特别主演、参演、道具、灯光、服装等等,然后正式出现片名,这个时候正片正式开始。
    八佰的片名不仅等的时间太长,而且悄然无声就出现了。这个序幕的过程很容易让人遗忘,估计大家会因为这些片段不是正片而不怎么在意,其实这也是正片的一部分,一种呈现、表现的手段,不要不在意。序幕的过程演的啥内容忘却了……
    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大多都是一阵激烈、悲壮的场面过后,镜头瞬间放缓、黑屏、或者一阵急促喘气声、枪炮声、轰炸声、撕裂的呐喊声的画外音,然后出现片名。

    河两岸的对比 是对国民政府的讽刺
    整个剧都是在河两岸的对比中演绎完的,不仅河两岸还是天上的各国观察团。是一种讽刺更像是笑话。


    电影八佰 电影八佰 电影八佰

    由于历史原因,河的另一边是租界,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租界日军不侵犯(后来全部沦陷),当然中国的军队也不能进入租界,后来撤到租界的壮士当时就被缴械。
    这边是水深火热的不屈赴死,那边是隔岸观火的歌舞升平,简直不能更讽刺了,而且这种表现的讽刺过于明显。谁被讽刺谁又在讽刺?
    对岸一些人物、场景,比如戏台、歌女,这完全就是戏子无义、婊子无情。还有一些社会团体、个人,然而他们最后都被四行仓库士兵的所作所为给感动了,转眼成了民族大义的支持者、背负者。戏子站在戏台前,眼里充满着愤怒和惋惜。歌女干什么了?精神支持?社会团体一个一个冒死给对岸送过去电话线(暂且抛开民族大义,这是一个普通人真的生气、愤慨到了极点,赌上性命争一口气)、群众不断的收集药品、食物,还有人在撤退的当夜拿着枪向对岸日军开枪,之前的他都是一直拿着望远镜观看,也有人在撤退时拿出来自己存放的两大箱药品……
    撤退最后对岸的铁丝网被群众掀起来了,跨过铁丝网还有铁门,特写给了他们的手,手上有被掀开铁丝网是划破的伤痕,这又是另一种讽刺和被讽刺。

    演员太多了 没有主演线 方言太差了
    演员真是太多了,戏份都差不多,没有故事线,或许四行仓库就是故事线,那淞沪会战还是故事线呢。
    杂牌军先出现,重要的演员有几个在杂牌军,落荒而逃的逃兵,最后也是悲壮的只身赴死。


    电影八佰 电影八佰 电影八佰

    冲着王千源、张译、姜武去的,谁知道团长和说陕西话的出了风头。王千源没碰过女人,最后从容赴死;张译这个懦夫,拿走了记者的风衣跑到对岸去了;姜武最后也一人在仓库房顶挥刀呐喊。
    演技是没得说,只不过就是戏份分布的太过于平均,或许整个剧想给大家呈现的是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抵抗侵略的一员吧,比如对岸收集药品食物的人、举着牌子告诉仓库里国军日军进攻方向的群众。
    方言太多了,说的不好。陕西话、山西话、广普、四川话……,陕西话说出来听起来的确是比较彪悍,特别是夹杂一些脏话的时候更加的粗鲁让人难以接受,剧中的陕西话听着很熟悉,但想笑。另外就是广普,是来搞笑的吗?蹩脚。
    看官方说法,这是一部群像戏,多视角。

    主旋律题材?
    在序幕里看到有主旋律创作人这个字幕,主旋律这个界定太过于微妙了,尺度太难把控了,因为那个时代正面战场几乎全是国军。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一直不能过审被删减很大的原因。

    网络上有人说主旋律除了壮烈、悲壮外,更重要是传递反战,但是这部剧给人感觉是在塑造英雄(从片名看就是)、勾勒悲壮、制造讽刺,都是国人在抵抗日犯,有啥好讽刺的?

    发现没,类似题材的影视剧,特别是正面战场、大会战,大多是国军占主力,鲜有ZG。要真想拍严格意义的主旋律,太少了。

    什么主旋律不主旋律的,都是中国人的抵抗日侵史。

    最后要说的还是讽刺,留守的这些军人与来犯日军的对抗,从历史真实的情况来看,他们才是真正的戏子,被对岸租界看、被空中各国观察团看、被全球的各路记者看、更被国际社会的一些政治团体看,蒋明知坚守不了,终究会沦陷,留下这一批人死守,就是为了给国际社会看,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何先生甚至为了更明确的表达国人抵抗的决心,送过去青天白日旗,士兵也毫无意外的进行了升旗、护旗,给了观察者更多的新闻素材,同样也给了蒋获得国际社会支持的更多理由,最后达成的结果就是租界允许中方军队撤退过桥,但过去就缴械。

    谁是戏子?谁又被讽刺呢?

    对了,白马戏是什么鬼?
    还有就是镜头的转移拍摄太让人头晕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八佰讽刺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lk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