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失眠,头痛欲裂,缘由如题。
在长时间翻来覆去的斗争之后,缴械投降,遂发布朋友圈状态如下:
“我分明是是看到了这短暂夜里的点点星光啊,可是它们稍纵即逝。我还要继续守候它们么?它们还会再来么?如果一定要给失眠一个理由的话,大概是脑子短路,呲呲地往外冒着火花?又或许,只是饿得眼冒晶星。总而言之,有些东西慢慢开始越来越重要,而我还没搞清楚它是什么,拧巴,无限地拧巴。”
书读多了,注定难过,越读越悲伤。
各种各样的思想,就像短路的开关,滋滋地往外冒着火花,可是它们若隐若现,在极力寻找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越来越拧巴,于是轻易地陷入了一种自我盈造的绝境里。
我知道,当人生来到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是需要颠覆和打破的。
不破不立,柳暗花明总是需要经过峰回路转的。
所幸这样一个在多数人看来,只是因为我闲得发慌的“奇葩”困惑,曾经也有许多人遇到并且试图回答过。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引用犹太人的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从此,这句话火得一塌糊涂。
上帝的笑,究竟是鼓励的微笑还是轻蔑的嘲笑?作者的原意显然是后者,而我们也愿意相信后者,因为这样就找到了思想上偷懒的理由。
我们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愚弄了。这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无法打破的怪圈,亦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狭隘卑微的一部分。由于不能摆脱,于是开始怀疑和否定,最终却陷入了一场人性悲剧。
其悲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整个过程中人类始终做不到自我超越。 自我的突破,永远是最难的。作为有局限限制的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内,不明白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偏偏喜欢喜欢作超越无限的思索与僭行。
知乎上有个经典的比喻:
我养了一缸鱼,每个星期天我会给他们喂高蛋白的丰年虾,加快他们的生长。有一天,其中一只很聪明的鱼,这里就管科学家鱼吧,他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个环境每隔七天就有非常好的食物降临。于是在一次食物降临后,它预测七个日夜之后会有另外一次,并告诉所有其他的鱼。结果它的预言成真了!所有的鱼都非常高兴他们认识了这个规律。经过好几个星期,他们都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给予发现这个现象的科学家鱼以崇高的敬意,并把它定义为“七天定理”,是这个环境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我听到鱼群们关于七天定理的交谈,于是我笑了。
所以,我们就要否定思考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情了么? 并不是,只是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
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
刘慈欣在《三体》讲到: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怦然坠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即便如此,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是需要有人仰望天空的。那个人不会是别人,只会是我们每一个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天七夜无所获的道理,我们能够知道多少?我们又需要知道多少?
我们很多人其实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大多数时候只是不自知罢了,于是我们蜻蜓点水应付过去了,毕竟这样子轻松多了。
我希望在无尽灰暗之中,追寻稍纵即逝的点点火花。有朝一日,定让这星星之火燎起整个原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