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闺蜜的微信留言,她正在学习的《新中国式家长学堂》,其中有一个模块是关于生命的课题。老师留给她的作业是:就“关于生与死的看法”采访周围的六位亲朋好友,所以她希望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假设已无回天之术,你能平静的接受死亡吗?
二、你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
三、这些感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对“生”的来临,大多持欢天喜地的态度,对于“死”这个话题却讳莫如深,好像只要谈到、想到,就不太吉利。朋友大概也担心我会忌讳谈这个话题,善解人意的她甚至连婉拒的借口都帮我想好了。
关于生与死,尤其是“死”,年过不惑之后,思考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了。去年的一次话题沙龙上,还曾举办过一次活动——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
下面,是我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也是我模拟站在人生的终点上,对自己一生的期许。
L家女,Y 家媳。
七五生,吉年殁。
平凡生,用心活。
不求达,求魂硕。
少而学,尚勤奋。
中年悟,学为心。
事尽心,任尽责。
不拈轻,不累人。
家人睦,四邻安。
良友在,心不单。
与人交,诚与缘。
平生事,图心安。
扪心问,能安眠。
我想,如果我能做到以上几点,在面对“回天无术之日”时,遗憾会少一些,心情或许就会平静一些。
人的物理生命有多长,谁也无法预料。假如我的寿命有幸能拥有一个比较大众化的数字,我或许就有机会把自己的生命安排得从容一些。最起码,可以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对我的离去,从心理上接受起来不那么困难,或者压根不给他们面对的机会。
比如,我可以送走天年后的父母,让他们不至于承受失去我的痛苦;比如,我能够陪爱人久一些,让他孤单的日子不至于太长;再比如,我已经知道孩子大体的人生方向,亲眼看到他是否过得幸福;还比如,对于朋友们,我的离去不至于太突兀,我不希望他们因为我而唏嘘不已,遗憾不迭。
总而言之,我希望自己在对这个世界没什么用处的时候,或者说比较多余的时候离开,那个时候,我应该与这世界已经两不相欠。我的离开,应该不会给太多的人带来痛苦。如果这样,我离开的脚步会轻一些,内心自然也就会平静一些。
如果,命运给我的是一个急刹车,我想我肯定会手忙脚乱。尽管我是个老司机,但我是个平凡的人,不管做过多少次心理预期,在面对猝不及防的生命倒计时时,估计也很难能做到心平如水。但我想我应该会安静地接受,因为我别无选择。
这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课程之所以设计这道题目,想必也是为了让人有机会思考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才不至于在死亡这个节点到来时,过于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关于第二个问题,“你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第三个问题,“这些感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死”,究竟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生命个体没有了呼吸,没有了心跳,没有了感知和感受,与这个世界断绝了一切感官上的联系。
记得1993年在学校的图书馆听过一个台湾学者的演讲,他说,死亡,没准是个好去处,因为至今只见有人去了,还没见有人回来。他这个调侃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我对于“死亡”的恐惧。
其实,我们之所以恐惧死亡,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死亡”的世界一无所知,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对死亡的直接认识和感受,基本来自于我们参加过的一次又一次的葬礼。我们习惯于用悲伤与眼泪送别每一个生命,这与我们国人的信仰和生死观休戚相关。可是,看看老布什的葬礼,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别的方式与亲友言别。
可是,真要自己去面对死亡时,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为此,我好奇地特意去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
我特别想知道,一个走到人生边上的人,会怎样看待生与死,尤其是对这样一个人生历程如此丰富,而又如此智慧的百岁老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也会恐惧吗?也会有遗憾吗?
杨绛先生的人生,无论从长度,还是宽度、深度,都值得世人高山仰止。她的智慧决定着她生命的深度,她的豁达与从容,决定着她生命的宽度。
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只要我们想,我们应该能够左右自己生命的宽度和深度。生命有了宽度和深度,代表生命质量的每个生命节点的截面积就有了保证。将整个生命长度积分一下,我们整个生命的体量,就有了保证。
所以说,活在当下,就能活好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