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5

作者: 雅俗共赏Y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22:12 被阅读0次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有时候,关系越好的人之间往往少了一些尊敬,这在现代社会尤其明显。面对陌生人,我们往往礼貌有加;可对我们自己的好朋友,却不尊不敬,美其名曰开玩笑。真正的朋友,应当要学会相互尊重。

以诚相待,以礼相交,以敬相近,才是朋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孔子评价一个给乌龟造豪华房子的人——何等“聪明”啊!这不免让人想起当今社会上学多人给宠物穿鞋、造屋等等,要孔子穿越到现代,可不得气死!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文三次为官、罢免,不喜不怒,称得上忠;崔子远离污浊,见之则避之,称得上清。但孔子看来,都还不能谈的时候是哪个仁。毕竟仁是最高要求,可能世上真无人能及,毕竟“仁者无敌”,可世上没有人真的无敌。

“仁”可能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我们不要以达到这一境界为目标,而应当义做许多体现“仁”的事情为目标。孔子始终讲究落到实处,而非空谈,那么行仁之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有些时候,做事情不要想太多,不然反而浪费时间、错失机遇。想问题,向两方面就可以了,一个想好处,一个想弊端,权衡之后,便可定论。

想太多往往会阻止我们的行动,使我们被困在设想的诸多假设之中,最终毫无成功。努力去行动,在遇到困难之后逐一解决,随机应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个能人,社会安定则治国有方,社会混乱则明哲保身。可孔子终究学不来,他做不到装傻充愣,不吐出心中真实所想不畅快,这一点值得我们敬佩。

面对有些正确却不能做的事,我们的选择会是什么呢?我很羡慕那些为理想信念舍身赴死之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鲜矣!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人为玉石,不可不磨。人生如同一条石子路,想要往前走,必须要忍受石子的磨脚,烈日的酷晒。

相关文章

  • 彩云碎碎念~坚持的力量

    |『种子行动』| 晨起共学《论语》之 (公冶长第五)26-28章 …… …… 《论语》共学至今已是25次, 25次...

  • 25《论语》

    01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

  • 论语-25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有时候,关系越好的人之间往往少了一些尊敬,这在现代社会尤其明显。面对陌生人,...

  • 【王鹏翔论语札记25】颜回的愚笨!

    【论语学记25】颜回的愚笨! 原创:王鹏翔书香联盟2018-01-22 「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直道而行 释义 比喻办事公正。 原文 《论语·卫灵公》(15·25):“斯民也,三代之所...

  • 论语学习6/25

    6/25正式打卡Day25 《论语·宪问》 14.20: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知过必改 释义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原文 《论语·子罕》(9·25):“主忠信,...

  • 《论语》日日谈 第51期

    《论语》日日谈 第51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25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①,丘亦...

  • 论语详解 25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25)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详解:通常的断...

  • 学习《论语》(25)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mh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