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民间风俗

作者: 岚源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21:12 被阅读0次

文/岚源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我国古代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佳节,为庆元宵;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祭祀先人;称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人们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这里的“元”,指的是元素,古人认为构成宇宙的三种元素为天、地、水,故又称此三官为“三元大帝”,属于民间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中元节是民间传统节日,部分地方在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要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从相关传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有一定的人情味。中元节在其发展流变中,好多习俗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后因种种原因,中元节逐渐被淡化,民间祭祀的习俗及其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从古至今,好多地方都有在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各样的彩灯,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节夜晚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在陕西,西安临潼在农历七月十五有烧纸祭麻姑的习俗,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

        在关中西府一些地方,中元节之际民间还有给小孩烧“鞋花”的习俗。“鞋花”是用彩色纸做的小鞋,五颜六色,每六双粘成一圈为一组。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好多农妇都会去附近的庙上焚烧“鞋花”,祈盼自家小孩健康成长,通常要烧到小孩十二岁为止。由于过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限,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小病在过去也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威胁,所以民间便产生了很多祈求神灵保佑孩子的行为。这种习俗可能也是其一种传承,其实也是在表达人们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相关文章

  • 中元节民间风俗

    文/岚源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我国古代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佳节...

  • 中国人独特的祖灵信仰

    中元节有感 中国人独特的祖灵信仰 又近中元节了,每逢这个时候民间各地都会开始祭祖,但是各地的风俗不一,在我家乡这边...

  • 民间风俗

    各种信仰输出的衍生品!当然对于耶和华的子民来说或许又会有另外的一套套规矩!!基本上道士加儿女经点树灯基本上在一千四...

  • 民间风俗传说

    民间有很多风俗代代相传,有人说是迷信,其实迷信迷信就是迷迷糊糊,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流传最广并还参考沿用的有...

  • 孝感民间婚嫁风俗

    现代社会开放包容,男女自由恋爱成为主流,彼此深入了解过后,双方感到满意才会结合在一起,再也不必像以前一样要...

  • 走马灯[五绝]

    走马影相催,骑灯转万回; 徒劳无进步,原地尽徘徊。 (平水灰韵) 民间风俗 正月15 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 花灯,...

  • 七月半,闲话中元节

    七月半,民间俗称“鬼节”,传统上称之为中元节。 中元节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它和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样,都是古代中国...

  • 中元节:既念过去,亦望山川

    中元节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因为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 中元节杂记

    “中元幽影倩,月圆引魂归”,明日农历七月十五,又到中元节。中元节,按照当地风俗要上坟祭拜亡故的亲人。这个时节,又是...

  • 中元只烧纸?别样中元节了解一下!

    >>8月25日,中元节。 导语:中元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极富传说色彩,在南方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每到农历七月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元节民间风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mh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