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心理咨询师》实操课程,都是人与人一对一地打交道。
第一,要选择两者是否匹配,不能匹配那就可以选择转介。
第二,要调动两者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让求助者获得更大的成长和改变!
第三,评判的标准要有一定的依据,并且还要是多元化的。
第四,协商确立目标,执行方案,总结,反思和回馈。
这些都是人与人打交道的规则!
因此,让我对教学有了一定的想法。
第一,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我们要共同确立目标,执行目标,评判和反馈目标。这样才是双方共同使劲的去处。否则,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第二,方法和沟通技术是多元的。
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一人对几十人,用一种思维去看待,用一种方法去应对,那么可以想象,自然就会有人起,有人沉。因此,给每个学生进行一个学生档案管理是有必要的。至少对每个学生每半个月的情况要进行分析一次,然后再去与孩子讨论,下一步该如何去做。不然,孩子的问题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被动地接受。自然效果不会很好。
第三,参与,才是最好的学习。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一点点地改变,那么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坏。关键就是教师的这个耐心得十足。我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哪知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反复地帮助才可以。理解,接受,让大家都在参与中改变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