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脱离了熟悉的校园,那些相熟的同学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无论从社会地位、能力学识、眼界谈吐,这些在相同资源和相似的成长环境下体现不出来,但为何在毕业之后差距在慢慢拉大呢?
在我陷入深度思考之后,得到了的结论:生活是被惯性带着走的。
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深深懂得惯性的意义。在外人看来,全程马拉松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尝试把自己代入跑者的身份,觉得40多公里每跑一步都在煎熬,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跑步成瘾的人都明白,当身体适应了某种节奏,根本不会消耗意志力,只要跑起来,痛苦感就在慢慢减轻,愉悦感在缓缓增加,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看着路牌直达终点。
没有比马拉松更能说明习惯的养成了,也许开始脱离舒适区会有一种微小的痛感,21天之内痛感就会慢慢消失。往后的行动就像自然而然的发生,甚至不用思考,不必消耗一点意志力。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习也是在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虽然,智商带来的学习能力差距是存在的。但是
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同学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存量;
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
你的记忆链条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学生轻松专注两个小时的习惯。
一个养成阅读小说新闻的小朋友,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越学习,就越能适应学习,越在 “ 游戏/学习 ” 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当然,更不用说学习本身还能让你积累试错经验,改进学习方式了。聪明,甚至说天赋,只是勤奋的功率。
另一部分同学依然保持大学的生活习惯,课余时间都在娱乐休闲,没压力。《人民的名义》看完再接《我的前半生》,似乎永远都有在追的娱乐节目跟热门剧。下班时间大部分用来追剧、看娱乐节目了,再空出来的碎片时间看朋友圈、刷今日头条小视频、玩微博刷热点、晚上再开黑王者荣耀。毕业几年,看的节目从《快乐大本营》成长到《奇葩说》了,看的电视剧从《回家的诱惑》变成《欢乐颂》了,玩的游戏从LOL变成王者荣耀了,但时间安排依然跟大学时代保持一致:上课+娱乐 VS 上班+娱乐。
没有下班充电,毕业后家里找不到一本书了,有的人家里甚至找不出一只笔来了。也许这就是被传统教育洗脑之后对学习的厌恶,在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把课本撕碎往楼下扔的狂欢,在毕业之后再也不用忍受思考的痛苦,然后生活被高房价绑架,视野被窄化,思想被束缚,不断追求更高阈值的刺激,还是刷亮手机打游戏过瘾,逻辑力和记忆力快速衰退,最后浮躁的连千余字的文章都看不进去。
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回炉重造,很少有人能够分析自己思维的弱点,很少有人能够彻底转变思考方式,这些少数人生活在舒适区之外,不断突破自己进入正反馈的学习区,只要给自己一点点刺激,就能推着自己往前走,惯性会维持让人停不下来。适应各种变化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对抗自己懒惰的天性。在进化的漫漫长路上,所有的理智的选择都内化成为了下意识的本能,从而越来越强。
清华有句名言:“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大于人和草履虫的差距。”我认为,就是有些人在持续进化时获得了微小的加速度,而有些人在被环境影响不自觉的坠落,这个差距被时间的力量加持,被习惯慢慢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