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没有带本子,却很想很想写东西,不记下来怕忘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仅仅是朋友。”对于看周国平先生的书的情感便是这样。
图书馆的书架上,最不起眼的地方躺着周国平先生的《安静的位置》,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本书,但看到“周国平”三个字,我便相信,这是我想看的书。
书封面的边角早已不齐,有种年代已久的感觉。上面还有“上海三联书店”的字样,一直一直地,喜欢有着“三联”字样的书。生活、读书、新知,三个独立而有紧紧联系的人生组成部分,有机的结合,清晰的条理,有条不紊的日子。喜欢这样的一切。
什么时候喜欢周国平先生的呢?
应该是高三吧,从那句“人在寂寞中应该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杂理,用读书、写作、或是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再到在那么忙的高三里,执笔抄下他的心灵自传《岁月的性情》。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些孤僻,表现在与同学关系上,便是不合群的清高。主观和客观的的情形都使我更加专注于内心,我找到了忍受孤独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从中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形成了了内心生活的空间,一种与更高的自我对话的习惯。”写在了我的心坎里。
在我眼里,高中和大学最大的区别是:高中的时候喜欢一段话,一篇文章,我可以虔诚地用尽管不好看的字把它抄下来;而到了大学,面对喜欢的句子和文章,多数情况下只能拍个照,传到一个仅自己可见的一个相册《那些遇见》中,美其名曰,我以后再看。虔诚、信仰,大多被这样消磨。还好,明白得早,初心未已。进而拿起笔,翻开本。
书还是要看的。于我而言,打开周老的书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一旦打开,便有一种关不上的感觉。简单的字,不同的排列方式,便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惊艳的人生遇见。
不懂哲学,不懂唯物论和辩证法,但沿着周老的笔迹和心迹,看他眼中苏格拉底、爱默生、尼采喜欢的叔本华以及他喜欢的尼采,仿佛哲学,并没有那么遥远。然而,这样不经意间的发现,带来了很多惬意。
在《安静的位置》一书中,第二篇是《在沉默中面对》,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在不能共享沉默的两个人之间,任何言词都无法使他们的灵魂发生沟通。对于未曾在沉默中面对过相同问题的人来说,再深刻的哲理也只是一些套话。事实上,那些浅薄的读者的确分不清深刻的感悟和空洞的感叹,格言和套话,哲理和老生常谈,平淡和平庸,佛性和故弄玄虚的禅机,而且更经常地把鱼目当做珍珠,搜集一堆破烂。一个人对言词理解的深度取决于他对沉默的理解的深度,归根结蒂取决于他的沉默亦指他的灵魂的深度。所以,在我看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要的功夫便是沉默,在沉默中面对他灵魂中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重大问题。”
我记得上初中时,在小本本上写过“最默契的默契,不是不谋而合,而是心照不宣。”喜欢那种两个人之间能共享沉默的感觉,因为懂得的感觉。我们喜欢突然遇见一个人,发现特别聊得来,像是遇见自己的感觉,会有一种秉烛夜谈,聊到天亮的冲动。回头去想,细水长流,沉默中都能感应到彼此的话,何须多言。
有些人,喜欢解释。可是,有些人,看到过程和结果,便会懂得;而有些人,他根本没有那些意识和修养,所以你的解释都是白搭。不如沉默,不如静观其变,让自己的思想与灵魂碰撞,擦出的火花便是对人生别样的理解。
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文中又有这样的句子。“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根据周老的意思:读书,是我们通过遇见那些相似的灵感,而对自己更加了解的过程,自己心中本有那些东西,只是没有被挖掘,被注解而已。
他还说,“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我还想说,永远都不会是自己。所以说,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通过读书,而挖掘出来的自己。
“我们读到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这时候你才发现,那些被铅印的文字并没有多么遥远,原来自己也能想到,所以开始创作。大概所有写东西的人,最初都只是图书馆里的青年吧。然而,他们不甘于自己的思想继续以遇见的方式出现,所以选择了思想从心底出发,进而落在纸上。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文化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上新的思想和意义,这样传承下去。在每一个时代,这些使命都会由那些,读书,创作的人所承担,在生生不息中历久弥新。
当我们今天去看书时,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阅读,在继承中创造,是个人的成就,也是这个社会的幸运。
所以,放静下心来,没有功名利禄之时,便不会再有人去抄袭那些别人的东西,且不说别人创作不易,对自己而言,这是你想要的吗?
网友评论
最早得时候会喜欢林徽因,喜欢那些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后来,浅谈三毛,隔着时空,很想她;再后来,才发现,周国平先生的文字也能刻在我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