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湖少年科学创新班
二十年前,我在北美求学。那时候能去美国读书是非常困难的,基本都是特权家庭和特别优秀的学生,凭借托福高分和奖学金才能获得美国的签证。
我周围的中国留学生,都是非常优秀、顶尖的同学,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却有一个统一的问题,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也缺乏提出创新想法的勇气。
我们很清楚自己的问题,中国留学生很会做题,但是一旦老师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多半时候会保持沉默。我们害怕回答,甚至因为这个原因,不愿意去选择更有挑战性的课程。
教授们慢慢的也对中国学生有了看法,认为我们的好成绩,含金量并不高,一些前沿的,先进的项目不愿意交给我们做。因为在美国的教育认为,只要是课本上有的,或者靠计算机等工具就能得到答案的,一律不需要笨拙的记忆,计算。如果答案中出现和课文或者参考文献一样的内容,还必须打上引号,表明出处,以示这是别人的观点,并需要向原作者的知识产权致敬。想要得高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于是,从小循规蹈矩,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回答问题的我,甚至不会做题了。
我们中国学生,一直是刻苦,聪明,高分的代名词,可是作为顶尖的学生,却只想追求安全感、追求标准答案,这合理吗?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未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最近的二十年,世界迅速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多的替代人类劳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太空探索。我们一方面拓展,一方面淘汰重复性的低级劳动,那么不久的未来,我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孩子们得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必须在与人工智能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类独有的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沟通力、学习力及同理心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力。
近期的新闻大家也都看到了,国家对K12学科教育再出重拳,所有教育概念股大跌。这说明我们这几年的做法一直是对的,我们在过去的4年中,一直不遗余力的去推广并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教给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自己学习、主动探索的内驱力,提高孩子们跨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给孩子们专业工具,专业指导,动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说了这么多,还是经常有些家长不明白,不知道孩子学习以后,究竟能提高哪一门功课的成绩,能获得什么荣誉,对升学有什么帮助。
我也不能像其他学科教育一样,用一句话或者一个数字来给家长们总结出来。因为我无法说我们的教学可以速成,可以提分,可以是标准化复制。
但是,我们的学员,在参与了我们的课程以后,都对人生有了远大的理想,对人类的未来,对未知领域有了拓荒的精神。他们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得到了系统的训练,领导力,合作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有了提升。这些除了做题考试以外的综合能力,家长们是否认为在孩子的一生中,是否同样甚至更为重要?
付出就有收获,我们的学员,在思索未来,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学会了各种新的技能,并且回归到书本,对基础知识有了真正的理解。编程,三D打印,建模这些新兴的技术,在我们冷湖实验室从来都不是一门课,是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当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他们实际需要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就去学习,去使用了。
我们教授基础知识,融合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带领孩子们书写学术海报文章,上台演讲,阐述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最终也都能反应在了学习成绩上。一句简答的定义,如果完善成一次展示,孩子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定是全方位的,深入的,真正动脑子,用心思去设计过的。所谓融会贯通吧,到了他们回到学校,系统学习的时候,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他们而言就是归纳总结了。
今年我们的学员,在青海冷湖,我们的火箭发射基地,由火箭天才胡振宇亲自带领着他们正在自主制作,发射真正的火箭,他们最小的10岁,最大的16岁,火箭发射的高度,每天都在打破记录。这些并不遥远,也不是高大上的项目,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事情。
当然这些不是一蹴而就,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心中有梦想,眼中有日月星辰,手中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
有家长说,高考指挥棒下,考分就是一切。可是,我们的考试制度也在深刻变革的时期,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到综合评价,高中开设特色班,还是开放了很高比例的自主权,给了部分真正热爱某一学科的孩子,多一次的机会。学校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特长要求会越来越高。
今天的中国,科技近步,国力富强。但是,在眼下,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里,我们中国人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属于世界范畴内的什么水准?
比如说:
1. 在国际化的大公司里,中国人所作的经常是从事螺丝钉职位,很少有领导者;
2. 中国企业的山寨能力极强,但是缺少独创的商业模式或品牌。
3. 我们在很多的领域内,还是被别的国家卡脖子,某些项目,备受质疑。
在未来,肯定不是这样的,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下,我们在学习追赶了很多年以后,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转型,眼下的中国正是急需创新能力的时期。
家长们一定对此有疑惑:
什么是科学创新?天才的灵光一现,实在太难复制,可遇不可求。这世界上又有几个乔布斯呢?
学习做火星车,发火箭对学习究竟有什么帮助?
学校大多是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普通功课还应付不来,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创新能力呢?
还有很多问题,有普遍性也有特例,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我们的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体验了更多的真实世界发生的问题,每个孩子在探索发之后,都可以有科学创新的突破。
我们鼓励孩子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最好是有创新思维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样!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方法、经验和案例,所以今天我们才能跟大家讨论这个话题。
所以,我们冷湖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1, 帮助家长们破除对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误区,除了基础的补课式学科教育,尝试另外一种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模式,用项目式教学,用STEM手段,让孩子真正了解知识,运用知识,而不是通过刷题走捷径。
2, 不要把孩子去往特定的模板里去套路,要找到孩子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另辟蹊径,也许就是一片蓝海。
3, 我们会帮助孩子寻找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科学创新的思维,真正的理解基础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且学以致用!同时也教给家长可以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既要科学,又要有实操性。
我们的课程,分为几大部分:
1. 请顶级的专家给孩子启智,讲授学科的真谛,学会科学的思考方式。
2. 通过人工智能基础课,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项目,展开学习,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动手做出模型,亲测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全程提供的是指导和协助,让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依靠,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自发的去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赛事,检验学习成果。以赛代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迅速成长,并获得认可。
4. 通过科技作品,学术文章的辅导,让所学凝结出成果,多元化提升孩子的学术背景。
总结一下,AI时代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获得与人沟通的能力,站在巨人肩膀上借力打力,孩子最终可以站在时代的潮头上,乘风破浪。
这也是“冷湖科创班“的主旨,运用科学思维的方式,能够为孩子提供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较低龄阶段,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孩子们拥有在AI时代下,最核心的竞争力。
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其实我们经常说思维能力,它也是一种肌肉记忆。思维的能力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并且需要系统的锻炼,才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才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第一时间就做出正确的反应。
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仰仗家长的高瞻远瞩,从长远来规划,及早的开始付诸行动,迈出第一步,积极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