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篇〉
庚三∶ 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这是结前起後;现在要从戒增上学,说到心(定)增上学了。
上面所说的∶密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正知而住,知足,远离,都是「能净尸罗」的;能这样去行,戒学一定会如法清净。虽然戒以杀盗淫妄为根本,但如在日常生活中,贪求饮食,贪乐睡眠,不能守护根门,不能自知所行,对物欲不满足,对人事不远离,那一定会烦恼多,犯戒作恶。所以佛制戒律,不但严持性戒,并且涉及日常生活,团体轨则,举止威仪。将一切生活纳入於如法的轨范,犯戒的因缘自然就少了;犯戒的因缘现前,也就能立刻警觉防护了。这样,自然能做到戒法清净。所以说到戒学,切勿轻视这些饮食等日常生活,以为无关紧要才是!
这样的戒学清净,也就「是定」学的「方便」。这是修定所必备的基础,也可说是修定的准备工作。经上说∶『戒净便得无(热恼追)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这因为,持戒清净的,一定心安理得,自然能随顺趣入定学。如从日常生活的如法来说∶不会贪求滋味,饮食过量;不会贪著睡眠,终日昏昏的;随时能防护根门,正知所行,这都就是去除定障。所以戒清净的。『寝安,觉安,远离一切身心热恼』;『无诸怖畏,心离惊恐』;身心一直在安静中。如加修定学,自然就顺理成章,易修易成。一般人只是爱慕禅定功德,却不知从持戒学起。不知道自己的身心,一直在烦动恼乱中,如狂风骇浪一样,就想凭盘腿子,闭眼睛,数气息等,一下子压伏下去,这就难怪不容易得定了。就使有一些定力,由於戒行不净,意欲(动机等)不正,也就成为邪定;结果是为邪魔非人所娆乱,自害害人。
思考题:
1、怎样才能做到戒法清净?
2、佛制戒律包含了哪些内容?
3、戒定二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作业:背诵——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