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资中的行为偏误

投资中的行为偏误

作者: Trust得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9:53 被阅读0次

过度自信

自己猜的200个国家,10%偏误。

百度了一下,截止2018年,全世界共有**195**个国家,地区为38个。

事实与自己猜的有差距,并且猜的时候并没有分国家、地区。对国家与地区并没有区分。

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是人演化到今天必要的因子。

在投资中,我们不要想着天上能够掉馅饼,而要尽可能多的用逻辑去思考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很多事实其实是可以搜索到的。对于不了解的,失去就失去了。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

对于失去的时机,耐心等待,以静制动。只要有青山,就有柴烧。

保守主义

选B,第一反应就是第一个瓶子红球多。这是自己真实的反应。

包括我们学习的时候也会保守主义,对于不理解、有难度的内容排斥,对于符合自己观点、简单的内容更愿意解释。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的进入了保守主义,如果想突破,以后要刻意练习今天推荐两个工具。

1.归零法。想象自己是一张白纸再做决定,忘记自己的立场。

2.逆行法。有意识多接受反面观点。这个方法和辩证法很相似。但是更好理解。

直觉行事

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是凭自觉处理问题,而不是寻找关键所在,到底为什么。比如今天领导给我出了一个题:

有个团队代表参加比赛,现场报分成绩第一,最后比赛文件下发他们成了第4名,团队负责人很不舒服,要找主办方理论。如果是我碰到这个问题会如何处理?

我凭直觉的回答,说些安抚性的套话(因为我凭直觉的认为这里面有内幕了)

可是领导告诉我他处理的实际经过,他首先是询问了比赛的具体情况,多少队伍,分几天比赛等;然后问了下比赛的具体方案,原创会加0.5分。这就找到了为什么由现场第一变为第四。

找到了关键所在,就给团队负责人解开这个心结。

一是现场打分全场第一,是评委现场认为的最高分。

二是方案是提前发给大家的,公开的原创加0.5分,综合考虑,这几个节目是原创,并且现场分数和你距离不大,加了0.5分就超过了你。就像考公务员一样,笔试是一个环节,笔试过了还要进行面试,最终录取是看综合分数。

一条一条的把事实和分析讲给团队负责人听,以理服人,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说大话和套话,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关键所在,然后给人解释的时候以理服人。

过度自信在我身上通常是比如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查找相关信息后,在还没有全面了解时,就有一种自己很懂的感觉了。遇到人谈起这个就滔滔不绝,然后坚持很多自认为很有道理的判断。比如在买相机上,去买了画质好,但是使用起来不方便的相机,看上去很懂,却用的很少;比如在看了几本区块链的书籍,在币市一路走高的时候,就认为未来以来,对各种反对声音都不屑一顾......当然,这些都会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保守主义表现在在认定了一下牛人观点后,就很难去改变,固守,不反向思考。比如不要用杠杆,不要碰期货...

惯性

一匹正在倒下的骆驼会吸引很多把刀。

在正常的生活中,比如说夫妻吵架,我们就要采取措施想办法去平衡一下,避免负反馈继续向下。

比如制定了学习目标,每天都要坚持,一旦那天放松变为一周“放松”,一个月负反馈就会形成,继续向下。

遇到意外,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之前的我爱抱怨,大学时总是一幅愤世嫉俗的样子,盯着社会的种种不公,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在得到学习后,慢慢的看问题更加从客观出发,正反都看。不是在一旁抱怨,而是积极拥抱。逐渐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更加积极了,自己变得积极向上了。这是自己身上的一种体验。如果你关注的是坏的方面,天天想着坏的方面,那就会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你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你会想办法去拥抱去改变,那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投资是系统问题

本周的内容让我想起了之前在万维刚老师专栏学习到的系统思维,并做了对比。通常简单问题,用线性思维就可以解决。系统问题简单思维就会做出差的决策。什么是系统?系统包含各种元素、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功能目的。类似像投资、人际关系、家庭、管理、教育等,可以都归为系统问题。

为什么这些事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最好?而做好了可以称得上是艺术?投资是一门艺术,领导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也是一门艺术......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问题,而是是系统问题,这也是投资、生活的魅力所在吧。

比如投资,老师一再强调不会去简单推荐几只股票,而是帮助我们搭建金融框架,用逻辑去思考。推荐的股票现在能赚钱,而那只是市场序列的一个截面,如果不去学着理解这个序列的演进,也把握不了赚的钱。所以要跟这老师学习金融的逻辑,用理性的思维,系统的思维去看待问题。

学习《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笔记

相关文章

  • 投资中的行为偏误

    过度自信 自己猜的200个国家,10%偏误。 百度了一下,截止2018年,全世界共有**195**个国家,地区为3...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框架效应:麦考伊系统之罪

    一、框架效应——行为偏误的大本营我们在投资中,也经常犯这种错误,总是选择那种语言表述听上去更美的投资。说到底,这些...

  • 投资中的认知偏误(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关于认知偏误中的损失厌恶心理和禀赋效应偏误。今天我们再来谈一谈羊群效应和确认偏误。 羊群效...

  • 2017-06-02晨读笔记

    书籍:《清醒思考的艺术》 关键词:自利偏误 自我选择偏误 讨喜偏误 互惠偏误 现成偏误 归因偏误 今天晨读分享的书...

  • 【心理学点滴】| 决策类偏误

    结果偏误:评价决策好坏,根据其最终结果,而不是根据决策过程。 道德评价偏误:评价他人行为道德时根据结果而不是作出行...

  • 【2020读书清单】Day3:《清醒思考的艺术》P25-39

    【阅读主题】:克服所有思维错误之父——确认偏误 【阅读内容】:7确认偏误之一,8确认偏误之二,9权威偏误,10对比...

  • 注意

    搭讪其实也是社交,用讨喜偏误理论傍身没错。 讨喜偏误:人越讨喜,我们就越愿意帮助他,甚至做一些非理性行为。 1、外...

  • 思想偏误之父——确认偏误

    汤姆想减肥,他使用某种减肥食品,每天早晨上秤称重。如果发现自己比昨天轻了,他会微微一笑,将结果归功于减肥成功。如果...

  •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或称确认偏差、证实偏差、肯证偏误、验证偏误、验证性偏见,英语:Confirmation bias)是个人...

  • 一分钟让你掌握“确认偏误”概念

    一、什么是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又称肯证偏误、验证性偏见,是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中的行为偏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z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