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爱是更好地跟孩子相处
“中国式家长”:爱是更好地跟孩子相处十一假期是个玩游戏的好时节,最近也有这么一款叫做《中国式家长》的游戏火了。
游戏名为“中国式家长”, 实际上是在模拟一个中国孩子的人生——从一出生,玩家所扮演的孩子就要开始完成父母的一个个期望,比如翻身、走路、说话……稍大一点则要掌握各种知识、技能。
在游戏中,你需要通过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来习得各种技能,以达到家长所期待的目标。
不过,玩家始终都要在自我心理压力和父母满意度之间维持平衡——只要完成了家长的期望,就会有奖励,父母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但当家长的期望越来越高时,玩家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这款“超写实”的游戏在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堆满了青少年的吐槽:管得太多,却对孩子了解得太少、苛求、粗暴、落后、固执、三观不合……一大群“中国式孩子”倾诉“中国式家长”重压下的种种不容易。
1
这是“中国式成长”。
“中国式家长”的百度百科解释是,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在教育过程中又存在过分溺爱、心灵施暴等特点。
或言之,“中国式家长”固守“孩子总是孩子”的执念,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往往用爱的名义强加给他们太多东西,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诉求。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是自己梦想的延续,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就让孩子去完成。
想起当下很多的家长,为孩子报各类兴趣班,逼着孩子去学,完全不考虑孩子喜不喜欢。
曾经与一位学画的家长交流,对于“报兴趣班要以孩子的喜好为主”这个话题,她惊讶万分地说:“孩子懂什么呀?还不是你让他学什么,他就学什么?”
于是,她为孩子报了好几种兴趣班,还有辅导班,孩子忙得像个陀螺,而她自己却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奔波着。
2017年,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父母是受访地区中最愿意为子女教育作出牺牲的。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作出牺牲的准备,超过30%的家长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超过70%的父母担心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为了把子女培养成才,家长们倾尽所有,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的家长甚至辞职全程陪读。然而,父母掏心掏肺的付出,却往往换不来子女的理解,还会遭到抵触,滋生孩子的叛逆行为。
2
看到豆瓣上有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拥有一个惊悚的名字:“父母皆祸害”。因为这个小组成员用“祸害”来形容他们的父母。
小组成员是一群深觉自己受到父母伤害,而选择站在父母对立面仇视父母的人。其中有些网友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穷养,有些人觉得因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进入上层社会。他们的言语中充满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
同事有一次在办公室里吐槽她那十岁的侄子。这个孩子不仅成绩总是第一,奥数、围棋、轮滑也出类拔萃;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太优秀,竟然嫌弃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他说,“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
同事们听后唏嘘不已:这哪像一个十岁孩子说的话?
可我觉得,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
跟那些小组成员比起来,他同样让人寒心。
很多父母都会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都是我们来做。”就像那个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她无疑是个好母亲,为孩子奔波劳累,任劳任怨。但对于孩子来说,你的付出,真的有意义吗?
3
有一位朋友,在聚会时对我们说起他的儿子。那是一个非常可爱,但是在外人看来无比胆小的孩子,朋友说这个孩子在家可不是这样。有一次,他妈妈说了一句话,他竟然大声呵斥,让做妈妈的到门外罚站。大家都笑起来,更好笑的是,孩子的妈妈竟然就配合他这样做了。
朋友一脸骄矜之色,似乎觉得儿子做了一件极了不起的事情。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总觉得是妈妈亏欠了他,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其实,妈妈为了养育他,已付出了超过常人的艰辛,但这个孩子并不领情,对于妈妈,他总是无节制地索取。有一天,妈妈生病了,他放学回家,见妈妈没给他做饭,于是大声呵斥;妈妈没办法,给他钱,让他一个人买东西吃。他在买肯德基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同学,他将汉堡分给了这个同学。但是这位同学并没有吃,而是直接回家了。这个孩子很好奇,一路跟着他,想看看究竟。于是,他在同学家门口,看到了这样一幕:那孩子将汉堡给妈妈吃,他的妈妈是个残疾人。
他一路流泪地回到家,端来一盆水,给生病的妈妈洗脚------
这个故事中的孩子,他的改变,源自另一个孩子的善良和温暖。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中国式的家长”:只要条件许可,她就会为孩子付出全部,无怨无悔。
但这样长年累月的付出,孩子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他们会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却不懂得感恩,感受不到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4
每一款游戏的走红都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这款《中国式家长》,映射了现代化潮流下中国家庭关系的现实。“父母爱我们,总是用错方式;我们爱他们,却不主动拥抱”,这是80后游戏设计者的初衷。
这就如同一枚硬币有着完全不同的两面。在游戏制作者刘祯浩和杨葛一郎眼中,这枚硬币的正面是爱,而背面是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中国式家长”的矛盾也纠结于此:“爱孩子却不懂得如何去爱”?
该如何破局呢?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就像放风筝。孩子是风筝,父母是掌握风筝线的人。用力不足,失控的风筝就会漫无目的;用力过猛,则会束缚风筝飞翔的高度,甚至将线拉断,风筝跌落下来。有放风筝经验的人都知道:只有松紧适度,才能放好风筝。
“中国式家长”为了让孩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为他们规划好成长的路径,因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要完成自己未达成的心愿。其实,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重复,他们只是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喜好。
“中国式家长”的口头禅是——“我这是为你好”。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哪种方式,才是对自己好的。
5
游戏可以推翻重来,人生却没有回头路可走。
“中国式家长”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能给人们提供一次角色换位,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家长通过游戏,再经历过一遍成长历程,更能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谨慎地决定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也能更加理解父母和现实社会,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引并发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恩。
尼尔森说,如果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盯着我们的优点,双方都处在一个爱的状态中,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这种力量基于爱的基础之上。但是,很多“中国式家长”不懂得如何去爱?
其实,最好的爱是懂得与孩子相处。
有一位父亲非常宠爱女儿,从小女儿想要的物质,他都尽可能地给予;女儿的成长,他全程参与。女儿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他都用心陪伴。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若是将来女儿上大学了,只怕你要辞去工作陪读了。”
等到女儿上大学、工作,离开了家,他倒没有辞职,而是每天一个电话。只要听到千里之外的女儿的声音,他一整天就无比开心。
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会跟孩子相处的家长。他跟女儿从来没有吵过架。
但是有一天,他病倒了。在医院里,妻子手忙脚乱,她说,让女儿回家吧。他坚决反对: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误孩子的工作。最后,妻子还是偷偷地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却平静地对妈妈说:“不是有你吗?”
孩子的母亲明白,这是失败的教育。
跟孩子相处,其实是一场心灵的教育,也是灵魂的投影。
通过相处,让孩子了解你的人生轨迹,价值取向,还有你的甘苦;让他知悉生活的不易,学会自立与坚强,宽容与感恩,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爱你。
如果你全部的付出,得到的不是爱的回馈,那么,这场心灵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爱是更好地跟孩子相处,而不是给予。
因为相处是双方的互动,而给予只是一厢情愿。
也许,他并不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