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有一种热爱,张梁选择了登山和航海。前一种为很多人熟知,后一种没有那么出圈。这两种运动,在我看来都有一种孤寂的色彩,即使有人帮你,也要自己全程参与,靠自己到达终点。唯一能偷个懒就是,有时可以有人负责你的后勤服务工作。
看了这本书《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才知道张梁取得的成就,14+7+2,登上14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登上七大洲的最高峰,到达南北两个极点。他是中国第一人,世界第二人,而且是唯二之一。这些成就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而张梁用了十几年时间,都做到了。
看书的过程中,有很多雪山的图片,真的是与众不同的美丽。尤其那些静谧的营地,幽暗的夜空,彩色帐篷散发出绚丽的灯光,更让人心生向往。
但走进他这些年的登山生活,就会深深的被登山生活的艰苦、现实的残酷以及环境的恶劣所震慑。这绝对是一项常人可望不可及的运动。看了书之后,对我来说绝对是劝退指南。
首先是体力,要是没有很强健的体魄,就不要涉猎这项运动。在雪山中,每次登顶都要提前到营地,先进行若干天的体能拉练,然后才是真刀真枪的去一个个营地的向上转移,然后才是最后的登顶。有时登顶是要连续十几二十几小时的连续作战。更不要说北极徒步那次,三人组队,走了19天,完成了全程600公里,每天拖着50公斤的行李,在-5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行进。这哪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次是要面临各种困难,各种危险。有些是预料得到的,有些是措手不及的。进入雪山,就意味着面临着天气突然变化,雨雪天气,冰雹大风浓雾都可能出现,登顶的窗口期可能转瞬即逝。路况更是千变万化,冰雪,裂缝,冰壁面,烟囱小路,雪崩等都可能出现,和队友之间要紧密的配合,互相照应,才可能安全登顶并安全回撤。雪山上常常会让人产生幻觉,这时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跌入旁边的万丈深渊。
这些困难最可怕的就是面临生死的选择。第一次登珠峰,在马上就可以顺利登顶的情况下,被要求互送受伤的英国队员下撤。在面临条件恶劣,领队先撤了,全员群龙无首又必须下撤的时候,无法照顾队友各自下撤时内心的煎熬。还有北极徒步比赛时,正面遭遇了成年的北极熊,随后队友开枪吓跑了北极熊,大家侥幸生还。这样的故事书中真的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内心的孤寂。看了书才知道,就算是有向导,有挑夫的条件下,登山者也要自己从山脚走到山顶,一步也不会少走的。而且在登山的过程中,就算是结队而行,彼此之间也是几乎没有交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只是一个人,从选择了进山开始就是这样。每天眼前都只有雪山,冰和雪还有低温。外人看到的胜利登顶只是一个瞬间,看不到的是一次次失败,以及身背装备,风雪中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身影。
很多人过的了体力观,困难观,这最后的自己这关也是很不容易抗过的。看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以前看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其中有一段描写大家穿越沙漠的日子。“大家也渐渐从刚出发时的喧嚣,变成后来的一片沉寂,能听到的只剩风声和骆驼的踏蹄声。和本书真的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最后,再次表达一下对张梁的尊敬,14+7+2,这样的成就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望尘莫及。在看过这本书之后,登山这个项目,就在我这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叉,我是绝对不会去碰的了。但书中提到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书中最后摘录了歌曲 The climb的歌词,歌词写得好,去搜来听了,就整个一个停不下来的感觉了。
……
There’s always gonna be another mountain /
总有另一座山峰
I’m always gonna wanna make it move /
我迫不及待想要把它移开
Always gonna be an uphill battle /
那是一场逆境求胜的战斗
Sometimes I’m gonna have to lose /
有时我注定失败
Ain’t about how fast I get there /
无关我花多长时间抵达
Ain’t about what’s waiting on the other side /
无关山那边正在等候我的一切
It’s the climb /
只有关攀登本身
The struggles I’m facing /
只有关我正在面临的挣扎
The chances I’m taking /
以及我抓住的每一个机会
Sometimes might knock me down but /
有时候我可能被击倒 但
No I’m not breaking /
我从未被击溃
I may not know it /
我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But these are the moments that /
但总有那些瞬间
I’m gonna remember most yeah /
那些我总会想起的瞬间
Just gotta keep going /
只管勇往直前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