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鸟有鸟~寒号鸟,其实根本就不是鸟~~

有鸟有鸟~寒号鸟,其实根本就不是鸟~~

作者: 中医范儿青年孵化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7:57 被阅读64次

    复齿鼯鼠(学名:Trogopterus 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体型中等,略比红腹松鼠大,体重300~400克,体长300一340毫米,尾稍扁,与身体等长,后足长40一48毫米,耳长30一35毫米。头圆眼大,吻部短,耳彀发达圆宽。毛色:复齿鼯鼠复齿鼯鼠耳基部有长而软的显著毛丛,背毛基部淡灰黑色,上部淡黄色,尖端呈黑色。颈背部黄色比背部明显,腹部毛呈灰白色,具淡橙色毛尖,飞膜色与腹面同,唯边缘为灰白色,可清楚地看出背腹的分界。尾背面色与体背部相近,但较浅,尾端黑色,尾腹面除尾基的毛稍为浅黄外,其余毛梢皆呈黑色,形成一纵纹直至尾端。眼眶四周成黑圈。头骨:吻短,鼻骨前觅后窄。眼眶中央、额骨前部凹陷,后部略隆起。眶上突发达呈锐角。眼眶中央、额骨前部凹陷,后部略隆起。眶上突发达呈锐角。颧弓发达位低,几乎与牙齿为同一平面。眶上突后颞嵴至顶骨后端左右接近愈合。腭孔细长,位于上颌骨与前颌骨交接缝之前。听泡圆而明显。上颌骨颧突前围绕神经孔有一突起。牙齿:门齿较弱,呈淡黄色。两个上前臼齿,第1个很小,隐于大的第2个上前臼齿内侧,3个上臼齿几乎相等,但均小于第2个上前臼齿。除第1上前臼齿外,第2上前臼齿和3个上臼齿的齿冠面具复杂珐琅质凹褶及横脊。巢穴:复齿鼯鼠多栖息于山地柏树林区,常在陡峭的石洞、石缝、树洞等处营造巢穴,巢较少,由杂草、树枝、树皮、羽毛等构成。所居石洞或石隙一般较狭小,深1米左右,高约15~60厘米。洞穴或直或曲,凸凹不平,鼯鼠多在穴内高处卧身,并以干草铺垫。冬季穴口经常以柴草封闭,挡风寒。整个穴洞中干燥、清洁,常年温度适中。穴内夏季最高温度在摄氏25~27℃,冬季最低温度在摄氏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多在60%以下。活动:复齿鼯鼠系昼伏夜出动物,性情孤僻,喜安静。一般一洞一鼠独居,除哺乳期外很少有2~3只在一起。鼯鼠活动起来动作灵敏,夜间活动,晚上有时可以听到“哩——嘟罗——嘟罗”的叫声。月夜特别活跃,拂晓前返回洞巢。活动时攀爬与滑翔交替,以清晨和黄昏时活动频繁。白天隐匿巢内睡觉,傍晚出巢,从洞口滑翔至树上觅食。滑翔最远可达200 m。头部向外,尾负于背,遮向头部,或将尾垫于腹下,呈蜷卧姿式。鼯鼠素有“千里觅食一处屙”的习性,即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大小便总是回来排泄在一个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

    食性:复齿鼯鼠是植食性动物,以侧柏、油松的树叶、皮、籽仁及山桃、杏的核仁为主要食物,也采食其他植物的叶、皮和果。吃食时用前足抱食物,后足站立不动。生长繁殖:复齿鼯鼠每年繁殖1次。12月下旬至1月为发情期。从发情到交配需4~6天。妊娠期74~82天(约为3个半月),每胎通常1—2仔,偶尔有3—4仔。初生幼仔体长30—50毫米,体重20—80克,全身裸露;5天后始长出稀毛,20~30天开始睁眼;45天毛长全,体重约100克;90天左右能出窝吃植物的叶;90~120天断奶,体重可达160克。幼鼠到90天换好胎毛。2岁以上者春秋季换毛2次,先由头部向后脱换。寿命达10年以上。栖息环境:复齿鼯鼠为森林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复齿鼯鼠为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中国的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探险队员在天坑意外发现罕见飞猫2016年10月1日至7日,由广西、湖南、陕西等地洞穴探险精英组成的一支探险队,在进入一个险峻的天坑时,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困的珍稀动物飞猫,并对它进行了救助。2016年10月4日,陕西省汉中市大巴山腹地的天悬天坑,探险队员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困的珍稀动物飞猫,并对它进行了救助。这只飞猫看上去很虚弱。红白相间的毛色,又圆又大的眼睛,粗粗的尾巴有自己身体的两倍长。为了防止被咬,一名队员抓住了它的大尾巴,把它倒提起来,小家伙顿时动弹不得,宽大的翼蹼像伞一样打开。另一个队员把探洞包的物品清空,把飞猫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飞猫是天坑溶洞群的特有动物,学名叫鼯鼠,又叫“六不像”,脸面似狐,双眼如猫,尖嘴类鼠,耳朵像兔,脚爪若鸭,尾同松鼠。它靠前后腿之间宽大的翼蹼能在绝壁和大树之间滑翔飞行,最大的头尾长度能达到1米、体重7斤多。这种动物很怕羞,昼伏夜出,加上日益稀少,要亲眼看到活生生的飞猫并不容易。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咸、甘、温,归肝经, 具有活血、散瘀、止痛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痛经、血瘀经闭、胃溃疡、蛇虫咬伤等症状。五灵脂主要含有氮类、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木质素类等成分。五灵脂药材的研究基础较薄弱,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深入研究,规范了炮制方法,化学成分研究不断深入,如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类成分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在成分研究的基础上,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改进,由最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发展到HPLC法,最近有学者开展了指纹图谱的研究,均能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五灵脂多为人工饲养鼯鼠收集粪便而得, 陕西省商洛地区复齿鼯鼠养殖已成规模。五灵脂的炮制方法包括 4 种: 醋制、炒制、制炭、酒制,以醋制居多,201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以醋五灵脂投药有7 味, 以小金胶囊、小金丸、小金片、调经健胃丸(黑虎丸)等为主。五灵脂醋制能矫臭矫味,引药入肝,增加活血止痛功能。 

    闵凡印以浸出物和尿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五灵脂炮制方法发现, 醋拌匀闷一定时间 0. 5 h再炒至微干的方法,去除原药异味,药材外观等方面均优一于其他方法。吴用琼和李江东对传统醋炙、酒炙五灵脂炮制方法进行改进,研制出醋酒炙法,以降低不良反应, 去除五灵脂的腥臊臭味。

    刘文粢对比五灵脂及其炮制品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发现炮制后五灵脂可降低原药材中铝的含量而减少毒性。

    陈莹等实验比较了超声和回流2种提取方式发现回流提取效率高; 回流提取时间考察了30 min、1h、2h、3h, 结果表明, 回流30min 后指标性成分无明显增加; 比较乙酸乙酯、乙醇、甲醇90%、甲醇 80% 、甲醇等提取溶剂, 结果90% 甲醇提取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效率最高, 提取溶剂用量选择发现50mL、90%甲醇提取较完全, 故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50mL、90%甲醇回流提取30min。实验发现醋制、酒制、清炒五灵脂与生品五灵脂HPLC指纹图谱相差不大, 但通过气味发现,醋制、酒制后减少了五灵脂腥臊恶臭味,说明醋制、酒制、清炒对五灵脂的紫外吸收成分无明显影响,但对挥发性成分影响较大,有待进一步分析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炭炒五灵脂与生品五灵脂HPLC指纹图谱差别较大,且有紫外吸收的成分含量明显减少,可能与炮制温度和时间有关,炭制温度较高,且时间较长,导致化学成分发生变性,含量降低。食物相关性:将五灵脂色谱图与侧柏叶色谱图比较发现,五灵脂9 个共有峰均来自于侧柏叶,为原形代谢产物,以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最高,据报道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有很强生物活性,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可能为五灵脂的活血成分之一。实验发现批号为170713和160325的五灵脂较其他批号五灵脂前3 个峰较为明显。复齿鼯鼠的饲料侧柏叶色谱图比较发现, 这 3 个峰按色谱图出峰顺序分别为杨梅苷、槲皮苷、山奈素-3-鼠李糖,表明此批号对应复齿鼯鼠的吸收能力较其他批号差,具体对五灵脂活血活性影响有待考察。通过色谱图比较可以大致区别侧柏叶和五灵脂,侧柏叶以2号峰( 槲皮苷) 为主,而五灵脂以5号( 穗花杉双黄酮) ,8 号( 扁柏双黄酮)峰为主,此方法可用于控制侧柏叶加泥土的掺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鸟有鸟~寒号鸟,其实根本就不是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bi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