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之“租”。
今天接触到“租”这个定义,可能我太过于笨拙实在难以理解。
在汉语中,租解释为:1.出代价借用;2.把东西借给别人而收取一定的金钱或实物;3.出租收取的金钱或实物。
而在本篇的经济学中,租是旱涝保收的收入。
比如说,你的第一份工作收入是一千元,然后你找到了一份一千五百元的工作,那么你原本的价值就是一千元,因为换了工作增加了五百元,可是如果你回到第一份工作,仍旧是一千元工资,那么第二份工作多出来的五百元就是你的租。
如果第二份工作不给我一千五百元的工资,给我一千四百元、一千三百元甚至一千一百元的工资,那么我会回到第一家公司吗?从工资的角度来看,我肯定不回去,所以如果第二家公司知道了我的标准和底线的话,他只要在一千元以上,我就还会留在他们公司,所以这多余一千元的工资,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租”,相对于第一家公司的工资,这多出来的几百块钱就是我白赚的。
是不是很神奇的脑回路,我真的不理解。
再比如说,猫王在当歌星之前是一名卡车司机,那么当歌星的钱肯定会高于卡车司机的工资,那么多出来的钱,就是“租”。
好了,这样回想到,这些租就是白赚的,只要比上一份工作的工资高,那么就是旱涝保收的“租”了吗?
不是,作者很直接的否定了。
不营业的歌手,跟努力营业的歌手的薪资是不一样的,租的比例更加不一样。
不努力的员工,跟努力的员工比起来,最后的绩效奖金肯定也不一样,那么租的对比就不一样。
最后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不太理解,希望有人帮我解释一下。
关于电影圈里面的潜规则,电影都是私人投资的,那么必然注重效益。如果导演在选角的时候假公济私,势必会影响电影的效益。
导演能不能潜规则女演员,导演的租有没有那么高呢?
希望大家帮我解释一下,真的看不懂了。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