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为人父母,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有征服星辰大海的勇气,有细数满天繁星的情怀,有掌握面对未知的力量,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证明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幸福,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这就需要对自身、对生命、对生活、有足够的信心和有信念。那么,怎样科学的培养这份自信呢?
[一]倾听。
倾听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直觉,在吸纳知识的同时不忘提出质疑。例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总有一些突发情况,为了处理这些突发情况,我们行色匆忙,手忙脚乱。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听从催得最急或者叫声最大的那个人。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迷失了自己,再也无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急中失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紧急和重要的事情区分开来。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其实我们每天要学会处理的,就是这四件事情。 做好这四件事的归类,就可以避免急中失智,不被紧急的事情吓到,继而真正的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二做决定。
做决定,就是解决不确定,在心怀疑虑的同时勇敢前进。 学会接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决定在拉丁文的词根是DECIDERE,意思是切断、斩断,这真的很难。 因此,赢得对自己的信心,需要内在的质变:我们应当打开心扉,从内心深处接受这种不确定性,走出第一步。懂得欣赏失误的可能性,就越有能力决断。去直面生活的本质,每次有意识的做决定。都是在学着一点点增强自信心。 坐等解决问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在权衡利弊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再等十分钟,再等两天,半个月……不会有其它因素能帮你做决定,如果你自己不做决定,没人会帮你,通过自信的来源,我们给到自己安全感,然后再去冒险。 所以从最小的事情,穿衣服,选择手机这些最小的事情上入手一点点。
三 行动。
亲手做事,哪怕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动手做就可以了。你能从每个细微的环节上收到反馈,数据,留言……这些能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我们信心。这点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具有决定性意义。行动本身,会产生新的量变。拥有行动的自信,是对行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有所准备。比如:职场的年轻人毛遂自荐要做一个项目;年轻的演员抓住机会像自己仰慕的导演展示自己的演技;这些行为看起来有些莽撞,但是,大家有就没有想过,他们其实不是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们拥有的,其实更多的是对行动本身的信心。不敢尝试,会逐渐让人失去信心,同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焦虑也随之发酵升级。
四仰慕
欣赏那些别具一格的形象和勇于成为的人物,榜样,能给我们自我肯定的力量。对他人才华的仰慕似乎能激发了我们自己潜在的才能。仰慕,不是粉丝对偶像的迷恋,而是更具内涵的欣赏。是对他人如何成就自我的深层次好奇心,同时会让人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发现才华。忠于自己的欲望。 对自己的了解,让我们在纷繁复杂地额诱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五欲望
知道自己渴望什么,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路在何方,忠于自己。 如果没有对自身的坚守,人人都想成为比尔盖茨、马云那样成功的商人,成为莫言那样成功的作家,成为那些有上千万粉丝的网红,没有这种内心的协调,没有内心和谐产生的深层快乐,就谈不上真正的自信。 忠于自己欲望,是对抗攀比之毒的解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