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的性格【465】2023-9-22(2)

曾国藩的性格【465】2023-9-22(2)

作者: 张东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21:42 被阅读0次

    曾国藩的性格【465】2023-9-22(2)

    曾国藩是什么性格呢?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曾国藩的习惯从何而来呢?

    在曾国藩的日记、家信里经常提到其祖父曾玉屏即星冈公对他的影响。近代之前,农耕是国家经济之脉,曾家几百年来都是以农耕为主,祖父辛劳勤俭、精明持家,带领整个家庭生活顽强地生活着,在微薄的收入里挤出钱来供儿子们读书,其中曾麟书读书到43岁时,第17次参加县试,才考中秀才。星冈公在儿子曾麟书读书上看不到功名希望,转头把精力放在大孙子曾国藩身上。这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山农,倔强地推着子孙苦读求学。事实上,从曾国藩为其祖父所写的墓表内容来看,这位平日不拘言笑、神情威严的星冈公,治家有方、乐助乡里,在家里及乡里都是一位颇具威信的乡贤。曾氏后来总结星冈公的家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把它总结为八本家训。即读书求学第一,种菜喂猪自足,早起打扫祭祖,睦邻友亲,这些传统美德在曾氏身上完全以行动来践行,至1872年,曾氏病逝于两江总督府的前一日,日课仍然照着家训做的,养成了一辈子的习惯,这些日日不断地习惯給曾氏打上了坚忍的性格烙印。受曾国藩的影响,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葆、曾国荃皆是强者性格,尤以九弟更为显著,或者说,曾氏五兄弟都遗传了其祖父星冈公的强者性格。

    曾国藩母亲江氏更是女强之人,身世传奇、性格之烈均超家公。曾麟书一生以读教为主,家中大小十多口人、农事杂务均是长他几岁的妻子江氏操劳,曾国藩形容自己和九弟的性格,都是“秉母德”,母亲江氏的不向生活低头的霸蛮性格,深深影响着曾氏兄弟姊妹。

    曾国藩寒窗苦读,常自说笨拙,他二十三岁才中秀才,不如李鸿章十七岁的神童秀才,进士也是二考才中。刘蓉、郭嵩焘系曾氏在岳麓书院的同窗好友,说曾氏的努力不仅仅在录取之前,点了翰林之后依旧日复一日的钻研。这是一种自强精神,如果说读书时期的埋头苦读,可能说是一种被动努力,而终生锲而不舍地努力,这就是一种坚强的勤奋精神了。

    自强、好强、刚强、顽强贯彻曾国藩一生。读书、做官、为人,曾氏在强字上实现自我最大价值。但一味的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强也代表着刚,而刚过则易断。曾氏母亲江氏去世后,曾氏在湖南组练湘军,个中过程备受万千艰难。与太平军初一交战,便是一败涂地。转兵两湖之间、上下赣皖之中,也是处处受制,面对机制灵活、颇得民心的太平军,曾氏多次哀叹“不可平定”的悲伤。他在上奏时描述“屡败屡战”,同时也希望咸丰帝予以支持,但情况实在糟糕,京城永远毫无回应,面对内外种种压力,曾氏打碎牙和血吞,顽强生存。

    1857年早春二月,曾国藩推掉一切军务回家守孝,备受指责。曾氏多次声称若无实权实在难以带兵剿贼,咸丰帝断然拒绝,就这样,曾氏与咸丰帝一直拉锯至1858年初夏六月。一年多的时间,曾氏自我反思,将黄老之学糅合道家思想,领悟到顺其自然的天人合一,自那时起,曾氏再次出山,手握柔术,从强到柔,在强的性格中添加了柔,这种强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强,是一种明理的柔,明理强柔将曾氏带入到炉火纯青之境。

    所谓明强,不是蛮横之强,不是胡闹之强,不是赌气之强,不是明面之强,而是自胜处求强,而不在胜人处求强。即通过自身努力修炼人格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打压别人、打死对手视为己强,豪强不长久,心胜得天下。

    曾国藩的明强,最大的发现即承认不完美。世间不如事常八九,满月只有一天,残月才是常态。一味求强不如承认常缺,顺其自然才能以柔克刚,水流弯道终能直达大海。

    曾国藩最早的求缺思想体现在他的书房名“求阙斋”,曾氏并写了一篇《求阙斋记》“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来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能够明了天地之间的阴生阳、阳生阴自然之理,有盈有缺才是完整,其中,盈满很短,残缺长期,故放低欲求,顺其自然。我们看世间常人之心,永远追求齐全、完美。而心怀求阙则不同,有点遗憾、留点残缺才是美的,那么哪一种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呢?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和处世方法,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放在赛场上和生活里的相处都不一样,唐诗宋词有写残月之美的,也有写月圆之美的。但细细揣摩,观月残月圆,最终阙多是万古不变之常态。

    承认自己的不足,求阙才能自强,顺其自然的天道法则,最值得深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性格【465】2023-9-2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e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