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力学文

余力学文

作者: 董晓利腊梅 | 来源:发表于2024-04-01 23:11 被阅读0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教育家,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他不仅有高深的思想,也有平易近人的教法。人生启蒙,怎样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对社会群体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教育策略和途径问题。

      针对人生第一课,孔子给出了浅近明了的回答,那就是,做人应当先修德,再学知识。也就是说,对于弟子的教育,孔子认为应当从伦理教育入手,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如今,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坚持这一理论呢?无论什么时候,改革总会面临无数的风雨和阻碍,只是立场不同,理解万岁。到底什么是人才?先做人再成才,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解释。有人经常抱怨学生们的三观不正影响学习,也有人抱怨因为学生的三观不正无事生非。难道这些不都应该从做人上入手吗?为什么非得抱着“本末倒置”的做法去维护所谓的当下?

      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为了学生们的未来着想呢?我想应该是见效快慢之说,也算是站位不同之说。对于这个,我的看法很简单,孩子健健康康,积极阳光,三观摆正,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尽力而为,不留遗憾,足矣。面对身心不健康的高分生,我真的是不屑一顾!甚至会感觉到悲哀,作为老师的悲哀。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既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可是喊口号以及形式化真的太严重,根本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国家的政策是好的,我想若要真正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重道远”,这个词感觉再合适不过了。

      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德”的内涵。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立德树人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和融合。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和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对人的发展的贡献,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

        高智商犯罪已经成为当下最棘手的难题,追根求源就是教育!记得曾经学习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学识越高,品质越差,对社会的危害越大。真的特别赞同!而如今,我是只有着急的份,大环境如此,这种孤立无援让人很无奈也很无助,我想大干一场,但前途茫茫。真希望能够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一起去坚守所谓的“余力学文”,更希望未来的社会真的会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章

  • 2018-03-21

    有余力则学文。

  • 余力学文

    去年十一月,我观看了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对弟子规的解读。钱教授知识渊博,不仅佐证典故信手拈来,更谈了他对这本只有...

  • 余力学文

    今天是陪学生们“晨读经典”第二十七天,一本书马上结束,发生了曾经很多孩子和家长所共有的疑惑。有老师反映说孩...

  • 行有余力再读书,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

    【DAY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

  • 有余力,则学文

    近日,打开网页,北大学生弑母的新闻报道,刚刚网上发布了一则“北大学生涉嫌弑母被通缉,母亲一直以其为荣”的新...

  • 有余力 乃学文

    开始不要问自己能得到什么 需要问自己会什么 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别人才能馈之钱财 有钱财后方可实现理想 造福人类 提升自我

  • 有余力,则学文

    学习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事项,需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人生在世,需要将有限的光阴转化成为无...

  • 有余力则学文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662: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弟子规是依据古圣先师孔子的教诲,他是童蒙养正、幼儿养性...

  • 有余力,则学文

    进群快一年了,目前完整地读了三本书。 1、《诗经》 2、《论语》 3、《大学•中庸》 其间杂乱地读了一些诗或散文,...

  • 《弟子规》全解之二十八   余力学文(1)

    余力学文(1) 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释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力学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gi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