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印度史诗串讲(下)

印度史诗串讲(下)

作者: 5263ecfbdf8d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7:49 被阅读0次

            说过释迦部族,我们再谈罗婆部族。他们远迁印度半岛南端,自称拉其普特人,建立了哲罗国,直至灭国他们都一直坚持称自己来自北方的阿逾陀。这一支罗摩子孙肩负了一个重大的使命(见后记部分)……

            阿育王的孔雀王朝作为前期印度殖民者古雅利安人的繁盛写下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句号。随之而来的却是雅利安人的后代的持续侵掠和奴役,先是希腊人,然后是塞种人。秦始皇建长城,阻断了匈奴,乌孙,月氏入侵中原的机会,于是发生了多米诺骨牌式的民族迁徙:匈奴驱大月氏,大月氏驱乌孙、塞族,塞族驱希腊。像潮汐一样,种族的迁徙和文化逐次高潮迭起于西北印度,东南印度则接纳储积着幸存下来的各部族。

    贵霜王朝

          公元前后的西北印度,高潮属于大月氏建立的贵霜王朝,和阿育王一样,迦腻色迦王也是第三代君主,他定都于今天的白沙瓦,却是《罗摩衍那》罗摩三弟婆罗多次子所居之补沙迦罗婆底。

            迦腻色迦王作为和阿育王并列的佛教伟大的护法王,是因为他扶持和供养了马鸣和龙树两位大乘菩萨,是大乘佛教兴起的源头。不仅如此,他还在迦湿弥罗(中国古称罽宾,有着和中华文明深远的渊源,也是《罗摩衍那》婆罗多所居呾叉始罗所在,也是阿育王做总督所在)进行了一次弥足珍贵的五百大德结集,最后成就《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大推动了佛教的兴盛和大乘佛教的推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贵霜王朝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在洛阳白马驮经,成为大乘佛教入主中原的先驱,在这里,他们翻译了最早的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也是小乘佛教渐入大乘佛教的一个嬗变证明。关于迦腻色迦王的故事,玄奘《大唐西域记》里有着非常翔实的记录。

     

    笈多王朝

       

            公元三世纪中期,伊朗地区萨珊帝国崛起,贵霜帝国开始没落,北印度的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由甘蔗族人、布提人、鸠都人和伐迦陀迦人建立的诸多小王国。

            恒河上游一个小国室利笈多(Sri-Gupta)家族逐渐强盛,制服附近小国并自称“摩诃罗阇”(Maharaja),意为众王之王。笈多王朝之兴盛,与中国的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疆域),国家有了对艺术和宗教进行赞助的传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据说旃陀罗·笈多二世当政时,身边有九位大学者,号称后宫“九宝”,宫廷对知识分子和人才是极为重视的。九宝之一的梵文诗人及剧作家迦梨陀娑不仅写下了印度教的神圣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也写下了游记类《云使》神话故事《鸠摩罗出世》和剧作《沙恭达罗》。这一时期,中国的法显恣意畅游印度,盛赞其国的繁荣与祥和,著有《 佛国记》,有些印度僧人也在此时来到中国。

            迦梨陀娑虽然作为两大史诗的作者,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他的创造,史诗起源于吠陀时代的神话传说,由历代婆罗门口口相传并不断加以润色,包括曲解和增删,到了迦梨陀娑这一时期,才能够在宫廷的全力支持下成书,同时,也使史诗最终沦为服务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工具。这和我国的《史记》的写实成为一个极其鲜明的比对。从中我们也能理解当代印度神剧的写作手法自有它独特的历史渊源。

            总而言之,两部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既有古吠陀时代的神话,又有着古印度兴盛王朝的史实,也展现了古印度历代帝王对神性和永恒的期望。

    ——尼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度史诗串讲(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k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