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在凌晨0:00那一刻清脆地响起。
睡眼惺忪的大学生瓮春春在魔都上海冰冷的出租屋中醒来,窗外还在飘着鹅毛大雪。
胡乱扒两口食物,穿上衣服,便来到工作地点——上海市嘉定区某焚烧垃圾场。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瓮春春这一晚的工作,便是把堆积如山的垃圾分炼好。
没错,谁也没想到,管理过上千人的瓮春春,也曾是掏垃圾大叔大妈里的一员。
因不满应试教育的方式,喜欢捣鼓创业的事宜,瓮春春很快花光了父母为其准备的大学学费,由于不敢告诉父母,也想尝试打工体验生活:瓮春春在2年里,干过保安、端过盘子、刨过垃圾,甚至所有底层工作都做了一遍。
大学时期的瓮春春(受访者/供图)
“还没迈出社会,就尝遍了各种酸甜苦辣,人情冷暖。”
最暖的时刻,是同学母亲一碗热腾腾的番茄鸡蛋面;
最挫的时刻,是被某餐厅恶性裁员,兜里只剩几块存款。
但瓮春春对于未来坚定而清晰的是,“我的最终归途是创业,前期的所有这些对我来说不过是历练和学习,我也无比感激人生中能有这样一段日子。”
这一点,在人生往后数十年里,从没变过。
01
创业3次,成功2次
最后一次被重创,重回职场
在老家的父母,对儿子这段“折腾”的时光一无所知。
毕业后,在家里人的安排下,瓮春春被硬拉着开了一家模具厂。
没人脉,没关系,凭着一股干劲,两年内,瓮春春硬生生地就让模具厂做到6位数的进账。但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哪怕赚钱,每天照着镜子都觉得里面的自己恶心。
“真的好没意思。”
对第一次创业扔下这6字总结后,瓮春春关闭了模具厂,和朋友合伙开了一间网吧。
瓮春春某次创业地点(受访者/供图)
网吧虽然也在赚钱状态,但一眼到头的无聊生活,根本不适合那个“爱折腾”的瓮春春。
“当时创业2次都成功,觉得赚钱太容易了,就去开了火锅店,没想到这次栽了个大跟头,开业一周一单客人也没有,也把之前赚的钱都赔了进去,只好进入职场。”
于是,瓮春春重新回到了上海。
再次站到黄浦江边,东方明珠塔下,瓮春春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景象,内心有坚定也有怀疑。
上海黄浦江一隅
02
在上海越战越勇
成每家企业的“明星员工”
“创业失败、负债、毕业几年0经验、逃回职场。”
上面的任何一项,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几乎是没有出路的死局,瓮春春刚到上海遇到的现实也恰似印证了这一点:
花了2个月投简历、去了3次招聘市场,均是一无所获,石沉大海。
回老家?继续创业?没钱!
像大学时期一样胡乱打零工?积累不了任何有价值的经验!
为了不回去那段黑暗的日子,瓮春春第一次发了狠劲。
很快,他锁定了新的职业方向:IE。在大学没认真学习过几天的他,拿起一本IE工程的书籍啃了起来,花了一周准备面试,最终成功拿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成了一名IE工程师(industrial engineer,负责调度管理人员、设备、生产物料等)。
但对于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的小白,初入职场的痛苦可想而知。
可他偏偏死磕下来,也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学习步骤:
首先,明白IE工程师所做事情的核心逻辑和目的是什么,后续的所有学习都围绕这一方向展开;
其次,问问有经验的老员工,总结出IE工程师所需的32项全盘技能,再根据自己目前的水平一项项勾选,查漏补缺;
最后,觉得自己实操方面完全上手后,再慢慢补回IE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
在那段时间,最后熄灯的,总有瓮春春工位的一份。
在9个月后,瓮春春掌握了别人用3年时间才能掌握的IE所有技能,并成为了该项目组的leader。
他曾经试过“连续3个月每天工作近15-18小时,期间共休息2天”,白头发增长的速度比前期创业时的还快。
被问到为何这么拼?瓮春春的答案从没变过,“我不是来打一辈子工的,每一份职业,我都当成是自己创业来在做。死磕,折腾才是我。”
在IE工程师之后,瓮春春做过制造课长、生产经理、厂长。
在26岁的时间,他已经管理着上千人的电子生产工厂。
在别人看来天方夜谭的经历,却确确实实发生了在他身上。
“在管理方面,我也有花大心思去研究过。可能这也跟我在军校的经历有关,我做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上千人的工厂,我前脚一踏进去,没有一个人胆敢发出任何声音,只剩机器轰隆隆的运作声......”
瓮春春曾经工作过的车间(受访者/供图)
当然,瓮春春不是管理天才,他在这上面也吃过大亏。
比如前期的时候,他对“简单粗暴”的工厂管理模式嗤之以鼻,自己设计出一套“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事事为工人们考虑,结果没人肯听指挥,业绩直线下滑。
瓮春春后来总结出8个字的管理经验:慈不带兵,义不掌财。
最后,他在““简单粗暴”和“以人为本”之间,琢磨出一种“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通过“48条惩罚措施,6条奖励措施”来管理工人们,还给公司还培养了50多个现场干部。
有了成功的管理经验后,瓮春春又跳槽到昆山一家高科技企业当厂长,不久后,他再次交出了“人力降低三分之一,产能提升一倍”的漂亮成绩单。
03
有房贷车贷有孩子
毅然转行工资减半从HR专员做起
当上厂长,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吧?
如果就这样画上句号,就不是那个“无折腾不人生”的瓮春春了。
“我当时觉得,生产管理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人力的管理,我还是理解得不够深,想试试看。”
这一试,就是工资的断崖式下滑,从厂长到HR专员,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瓮春春疯了,一个有房贷有车贷,有老婆有孩子的中年人,还折腾什么?
现在看来,成功的人,就有他成功的道理。
“工资只是暂时,我有信心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赚回来。”
于是,他这次真的只用了26个月,从HR专员成了上市集团的HR全盘负责人。
瓮春春在主持年会(受访者/供图)
“我做HR的时候,有个最痛苦的点:当时我做工厂管理者的时候,有权有位置,一旦决定施行什么制度很快就推行下去了。但做了HR才发现,一个小小的HR专员,根本没人鸟你,开展工作难于登天。”
这时的瓮春春,瞄准了最大的一个刺头部门开刀:要把培训和绩效考核方案在这个部门推广下去。
当时这个一线部门有两个特点:1.功高震主,不把老板领导放在眼里;2.部门人数多,占比达公司人数7成。
瓮春春并没有急于求成,他每天只做一件事:深入到该部门的一线车间里去。因为是同行业的转岗,瓮春春十几年的行业经验发挥出其作用。
“我会用心留意一些人生产的方式方法,心里大概有个数,如果他们真的完不成,我会用合适的方法去提醒他,比如说试试这个方法是不是更有效率。”
次数多了,员工们开始渐渐信服眼前这个不起眼的HR专员。
等慢慢形成口碑,尝到了高效工作的甜头,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有了需求,他们主动向瓮春春提出要培训。这时,瓮春春也毫不客气,就这样组织起第一次生产效率的培训。从几个人,到试点部门,再到全公司,就这样实施从点到面的工作覆盖。
“其实刺头部门人数多,看上去危险,令你不敢妄动。但是也有好处,就是人数多的团队会存在内部矛盾,一定会分成几个小团队。你搞清这些小团队的情况,再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最好是利益相关的,工作就好开展很多。”
到离开的时候,瓮春春已是该集团的人力资源一把手。
04
从没把自己当打工者
公司是给钱我学习的存在
如今,瓮春春已经重新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这一次,是专注做HR的培训和辅导的互联网教育公司。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才算真正实现了我的价值和初心。看着自己辅导成长起来的HR,非常有成就感。”
瓮春春(后排右二)和团队成员(受访者/供图)
被问及一直以来,做事方式方法的成功经验,瓮春春也毫无保留地倾吐了所有:
“我觉得走到今天最核心的原因是对自己定位,说实话,从进入职场开始我就没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小的员工,快速解决专业技能后,我会思考公司的赚钱模式是什么,如果我是老板会如何解决这件事,管理这些人我会用什么方式。”
“职场有个好处就是,老板花钱请你来试错,成功了经验就是自己的,万一失败了背后还有公司。所以现在很多HR抱怨环境抱怨上司在我眼里根本就不存在,反而我会感谢遇到的每个平台每个老板。”
除此之外,瓮春春还有几点思维方式分享给大家:
1.以始为终,明确你的终点在哪,再一步步去拆解;
2.保持理性,客观分析一件事的利弊,情绪只会影响你的判断;
3.保守谨慎,有风险意识,于我个人而言,一件事没有八九成把握不会开始做;
4.重视结果和数据,数据是最直观告诉你和别人差距在哪的衡量尺,找到差距,补足差距。
现代社会,过多的信息、诱惑涌现容易分散注意力。
“懂得聚焦,慢就是快。”已经比别人走远了一点。
凌晨时分,笔者的手机在响动,拿起一看,原来是之前瓮春春承诺过会发来的图片。
“抱歉,开会和工作安排到23:00,希望没有打扰到您。”
靠谱、会拼、有责任心,中年创业的瓮春春还保持着当年的热血和折腾劲。
看来,当年在三茅网给自己起了笔名”迷茫大叔瓮春春“的瓮春春,在今天早已不迷茫,并且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足够远......
文章来自:“2号人事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转载https://www.2haohr.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