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今天下午,学校邀请了省作协副主席王剑冰老师作报告,我有幸聆听。
听王剑冰老师讲他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听他讲名人历史掌故,听他提到的名言警句,我突然想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不曾走过万里路,如果不曾读过万卷书,怎么能写得出锦绣华章?
文学创作当然需要天赋,但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天赋也许可以让你对文字更敏感,却不能让你语言更深刻;天赋也许可以让你成名更早,却不能让你走得长远。君不见,方仲永少年成名,最后却泯然众人?
写作是一种输出,离不开输入的支持。怎么输入?那就需要我们读万卷书,君不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就需要我们行万里路,君不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然,最重要的是思考。如果没有思考,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个两脚书橱,行再多的路看再多的风景也不过是个行走的照相机。
要想文思泉涌,那就去读书吧,去旅行吧,去思考吧!要知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旅行、思考就是让我们的水变成活水,让我们的半亩方塘可以映照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