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程思政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第二:类似于工科《离散数学》讲究逻辑和客观推导的课程中,如何将人文情怀,核心价值思政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保证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
第三:科学发源古希腊,计算机发明于西方,客观源头都不在中国,如何在计算机课程中融入思政,能让人觉得不是给西方科学技术做注解的感觉?
第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价值理念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三?让思政逻辑自洽?
第五:思政就像撒盐,盐的浓度怎么控制?不同的课程,有没有一些判断标准?如果是看效果,效果怎么评价和度量?
第六:思政融入教学方法怎么理解?怎么融入?哪些方法可以融入?
第七:课程教案学情分析三部分,是不是要和课堂教学目标三部分对应,另外,课后作业部分是不是要能体现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效果?
第八:对于学生培养什么最重要?兴趣。如何保护和激发兴趣?兴趣什么时候能够转化为使命?
第九:专业课融入思政最终的大目标是什么?
第十:专业课体系融入思政的体系,从体系的角度,层层递进引导和启发,怎么理解?
第十一:面向学生,面向自己孩子,面向自我的教育规律指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怎么理解和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