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篇》第25章

《论语·述而篇》第25章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22:30 被阅读0次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论语·述而篇》第25章——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没能见到啊!能够见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善人,我没能见到啊!能够见到有恒者,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约却装作丰盛奢泰,这样难以做到有恒啊!”我们注意这一章出现了两个“子曰”,《集注》怀疑第二个“子曰”是“衍文”,是排版时候误加上的。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第二个“子曰”不是“衍文”,而是因为这两个“子曰”是孔子在不同时期说的话,因为内容一致、有所关联,就被编纂者刻意放在了一起。

    本章谈到了四种人:圣人、君子、善人和有恒者。《正义》上说圣人、君子、善人、有恒,皆指当时的天子、诸侯言之,所谓“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也。“方伯”就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就是说当时的社会是上无英明的君主,下无贤良的诸侯之长。

    按照背诵进度,我们今天学习第一句: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因此,当时的为政者天天想的就是怎么保护自己、扩大自己的利益。因此,孔子周游列国、推行王道,却始终没有君主愿意采纳他的为政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遥想文武周公那个圣人辈出的时代,孔子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不见圣人,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

    什么是圣人?朱熹《论语集注》上说“神明不测之号。”刘氏正义说:“圣人无所不通,能成己成物也。”这都说的比较笼统。《大戴礼记》中记载鲁哀公问孔子:怎样才可以说是圣人呢?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他有智慧,能通彻天地间的大道,适应种种的变化而不困穷,能够了解万物的性以及由性而发动的情。接着,孔子解释了什么是大道,什么是情性,孔子说“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大道就是能表现出变化以及由变化而凝成万事万物的那种规律。情性也者,是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情性就是人的是与非取舍的根源,圣人都了解这些,所以“故其事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圣人的事业就做的很大,德配于天地,如日月普照,被万民敬仰。“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在他那儿万事万物都是穆穆敬慎的样子,却没人能像他那样好像那是天在主管的事,没人能胜任。最后一点“百姓淡然,不知其善。”百姓一直受他的恩惠,却不知道他的善。这就是圣人。《孔子家语》也记载了哀公问圣人,但叙述更为简洁。孔子说:“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他们的品德符合天地之道,变通自如;“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能探究万事万物的本源,依照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来成就它们;“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他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灵;“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

    我们看,一个人堪称为“圣人”有几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他们有智,“通乎大道”。

    第二,他可以顺万物的性情成就万物,“若天之司”,能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礼)。

    第三,他们的事业很大,能给天下的黎民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址(仁)。

    第四,他们的德行遍处施行,可配天地,如日月普照;还有一点就是“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圣人要具备这些条件。

    《邢疏》上说:就是若尧、舜、禹、汤这些三代的“圣王”。孔子在《论语·泰伯篇》赞叹过尧,我们也对照一下: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他能效法于上天,依照“天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造就出上下同心,万民同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他的恩德广大,以至于百姓都不知道该如何赞美他。“巍巍乎其有成功也”,他让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相亲相爱,达成天下大治的功业。“焕乎其有文章”,还制定出完善的礼乐制度,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可见,在三代的文化中,圣人就是指“圣王”,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我国历史上历代有为的皇帝都以“圣王”为目标,比如商汤曾这样向上天祈祷“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我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应归结到我一个人身上。后来的皇帝唐玄宗在封禅泰山后的铭文《纪泰山铭》中也向天发誓说“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个人没有获得利益,那么各方的人都可以责备他。可以说,历史上有为的皇帝都向往能成为三代的圣王。

    尧、舜、禹他们是王,他们治礼做乐、对礼法的运用,是出于治理国家的实际需要,因为他们都是天子。孔子虽然是集上古的文化于一身,但是要推行三代的礼制,他就必须说服天下的王者。因为他的道德、思想和知识虽然达到了圣人的高度,但是他并没有可以实行王道化育万民的“位”。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博施济众”、给人民像阳光普照大地那样的恩惠的,只有帝王君主才能做到。因此,孔子一生席不暇暖,周游列国,用全部的挚诚期待能够值遇英明的君主来推行王道。也因此,当子路告诉他,长沮、桀溺这两位隐士对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说普天之下都像洪水一样混乱,谁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你与其跟着逃避人的孔子,还不如跟随我们去逃避这浊世呢?孔子听后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如果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出来做这种改变现实的工作了。这就道出了孔子的心声:不忍弃天下之人群,他就必与当世之君、大夫为群,这就是他恢复三代礼乐、救民于水火的决心。

    王夫之曾评论说“法备于三王,道着于孔子”,这一句话就将以尧舜禹汤文武所代表的圣王和作为圣人的孔子区别开了。其实先王之法在孔子之前,虽有实际运用,但散乱不成文、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直到孔子出现,才将其系统整理发扬光大。因此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皇帝都给孔子追加封号,有的封公,有的封侯,还有的封父,甚至封王。比如东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汉和帝封孔子为“褒尊侯”,北魏孝文帝给孔子的谥号是“文宣尼父”,唐太宗时先升孔子为“先圣”,至唐玄宗时孔子始进爵“文宣王”,宋真宗时又在“文宣王”前加“至圣”二字。“至圣”,就是“圣人之最”。元朝对孔子的追封,更是超越前代,刚即位不久的元武宗追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他说“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名,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意思是在孔子以前出生的圣人,要不是因为孔子,就没什么依凭可以被称为圣人;在孔子之后出生的圣人,要不是因为孔子,就没有什么依凭可以为法则。梁漱溟先生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差不多又都从孔子那里放出来。因此,孔子成为圣人之名是后代的皇帝封的。

    当然,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有人认为他是圣了,《论语》里大家能看到,但孔子从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则可谓云尔已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向圣贤的方向努力,不厌烦地去做,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而已。本章则表明他不仅不认为自己是“圣人”,还向往能见到“圣人”。但孔子之后,做人要做圣人,读书志在圣贤,就成了中国读书人最高的修养目标。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如此践行、也是如此教导学生的。

    我们现代人可能会觉得,圣人离我们很遥远,唐代的韩愈写过一篇文章说“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他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古代人民遇到的灾害很多,是圣人站出来做人民的君王或者老师,教给人民以相生相养的道和方法,为驱走那些蛇虫禽兽,圣人让人们安顿在中原。天冷就教人们做衣裳,饿了就教人们种庄稼。住在树木上容易掉下来,住在洞里人容易生病,就教导人们建房屋。又教导人们做工匠,供应生活的用具;教导人们经营商业,调剂货物的有无;发明医药,拯救那些短命而死的人;制定丧葬祭祀的制度,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制定礼节,分别尊卑秩序;制作礼乐,宣泄人们心中的郁闷;制定政令,以督促那些怠惰懒散的人;制定刑罚,以铲除那些强暴之徒。因为有人弄虚作假,于是又制作符节、秤尺作为凭信。因为有争夺抢劫的事,于是设置了城池、盔甲、兵器来守卫家国。总之,灾害来了就设法防备;祸患将要发生,就及早预防。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汉代董仲舒引传说:“天生之,地载之,圣人教之”,因此,即便我们现代人,只要活着,生活中处处都有圣人的功德,我们就是“淡然而不知其善”的百姓。

    孔子想见的圣人是三代圣王,春秋时期当然见不到了。那为什么孔子说见不到圣人能见到君子也可以?可见君子也是随顺圣人的,君子就走在成为圣人的途中。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期早就已经流行,但那时只有当政者被称为君子。是孔子把“君子”从“权势阶层”的专享名号转向了“道德”,让君子不再由血统来决定,任何人只要通过修养而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可以成为“君子”。反过来,即便出身高贵,如果不具道德,也不配称为“君子”。《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记录有100多处,孔子反复刻画君子基本骨架、气质风貌,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坦荡荡…”可以说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所阐扬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廉、悌等众多美好的品德,都聚集在“君子”的身上。

    君子和圣人有什么差别?朱子说“神明不测乃圣;才德出众为君子”。张栻曰:“圣人者,肖天地者也;君子者,具其体而未能充尽者也”,君子有圣人的体,但还不能扩充德性达到圣人境界。圣人可以与天地合其德,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虽也秉性仁义,却还需要通过“克己复礼”砥砺前行。钱穆先生说:“君子学之不止,斯为圣人”,也就是说君子通过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因此说君子就走在成为圣人的途中。《孔子家语》中哀公问“何谓君子?”孔子曰:“言必忠信而心不怨”,说出的话一定忠信、内心没有怨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身心有仁义的美德又不自夸自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考虑问题通明睿智,但用词却宽厚委婉;“笃行信道,自强不息”,他遵循道义、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你看他好像很容易超越,但却终不能够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这就是君子。

    我们对比“圣人”的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圣人是“通乎大道”,本身的思想和所作所为就是“言足法于天下”,君子则“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视思明,听思聪,见得思义……”从各个细节入手,学习努力精进。

    第二,圣人可以顺万物的性情成就万物,“若天之司”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礼),给天下百姓带来福址(仁)。而君子是以厚德载物的行善无怠之君。

    其三,圣人的功德事业对天下人民产生了如日月普照般的恩惠,君子仅是“才德出众,人之成名”,人们赠与了他君子的美名,因此君子就是走在成为圣人的途中的人。

    《论语》首篇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篇首章以“学”开始,最后落实于“君子”之上,要学成君子。《论语》最后一篇最后一章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告诉我们君子要在下学上达中成就自我,并回应天命的召唤。回应天命的召唤,就意味着君子必然和圣人一样得选择在政治生活中达成自我人格的实现。因为他们个人修养的验证都表现在要帮助世人,因而不能离开人群。

    孔子说见不到圣人,见到君子也可以了。因为君子也是从培育成就自我德性开始,其终极目标是内圣,并在这一前提下实现天下大治——即外王的政治理想。

    如果我们觉得君子离我们太遥远,不妨在小人中找找自己的身影。在我们的语境中,“君子”与“小人”经常是放在一起比对说明的,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有一件事特别值得注意:孔子对圣人的描述里说“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对君子的描述中孔子说“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所以,即便你生活里有圣人,你还是会“睹者不识其邻”;可能你身边一直有那个“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你一直和他比较觉得你可以超越他,但是最终没法超越他。他是君子,可我们面对他却一直羡慕嫉妒恨,一直忙着做真小人。

    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格理想,比如,英国“绅士人格”、美国“牛仔人格”等等。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儒家的回答:做君子。祈愿我们中华大地处处尊君子、重君子、学君子、做君子。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孔子和三代圣人有什么差别?

    《邢疏》上说:就是若尧、舜、禹、汤这些三代的“圣王”。孔子在《论语·泰伯篇》赞叹过尧,我们也对照一下: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他能效法于上天,依照“天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造就出上下同心,万民同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他的恩德广大,以至于百姓都不知道该如何赞美他。“巍巍乎其有成功也”,他让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相亲相爱,达成天下大治的功业。“焕乎其有文章”,还制定出完善的礼乐制度,健顺天地万物的秩序。可见,在三代的文化中,圣人就是指“圣王”,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我国历史上历代有为的皇帝都以“圣王”为目标,比如商汤曾这样向上天祈祷“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我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应归结到我一个人身上。后来的皇帝唐玄宗在封禅泰山后的铭文《纪泰山铭》中也向天发誓说“一夫不获,万方其罪予。”一个人没有获得利益,那么各方的人都可以责备他。可以说,历史上有为的皇帝都向往能成为三代的圣王。

    2.你在现在的生活中可以看见圣人的功德吗?哪些地方能看见?

    如果我们觉得君子离我们太遥远,不妨在小人中找找自己的身影。在我们的语境中,“君子”与“小人”经常是放在一起比对说明的,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有一件事特别值得注意:孔子对圣人的描述里说“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对君子的描述中孔子说“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所以,即便你生活里有圣人,你还是会“睹者不识其邻”;可能你身边一直有那个“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你一直和他比较觉得你可以超越他,但是最终没法超越他。他是君子,可我们面对他却一直羡慕嫉妒恨,一直忙着做真小人。

    3.你会想要做君子吗?真的想吗?为什么?

    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篇》第25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oe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