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
燕吴王垂娶段末柸女,生子令、宝。段氏才高性烈,自以贵姓,不尊事可足浑后,可足浑氏衔之。
燕主儁素不快于垂,中常侍涅皓因希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高弼为巫蛊,欲以连污垂。儁收段氏及弼下大长秋、延尉考验。
段氏及弼志气确然,终无挠辞。掠治日急,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
段氏叹曰:“吾岂爱死者耶!若自诬以恶逆,上辱祖宗,下累于王,固不为也!”辩答益明,故垂得免祸,而段氏竟死于狱中。
出垂为平州刺史,镇辽东。垂以段氏女弟为继室,可足浑氏黜之,以其妹长安君妻垂。垂不悦,由是益恶之。
匈奴刘阏头部落多叛,惧而东走。乘冰渡河,半渡而冰解,后众悉归刘悉勿祈,阏头奔代。悉勿祈,务桓之子也。
三年(己未,公元359年)
春二月,燕主儁立子泓为济北王,冲为中山王。
燕人杀段勤,勤弟思来奔。
燕主儁宴群臣于蒲池,语及周太子晋,潸然流涕曰:“才子难得。自景先之亡,吾鬓发中白。卿等谓景先何如?”
司徒左长史李绩对曰:“献怀太子之在东宫,臣为中庶子,太子志业,敢不知之!太子大德有八:至孝,一也;聪敏,二也;沉毅,三也;疾谀喜直,四也;好学,五也;多艺,六也:谦恭,七也;好施,八也。”
儁曰:“卿誉之虽过,然此儿在,吾死无忧矣。景茂何如?”
时太子暐侍侧,绩曰:“皇太子天资岐嶷,虽八德已闻,而二阙未补,好游畋而乐丝竹,此其所以损也。”
儁顾谓暐曰:“伯阳之言,药石之惠也,汝宜诫之。”暐甚不平。
【原文华译】
1 前燕吴王慕容垂娶了段末柸的女儿,生子慕容令、慕容宝。段氏才华极高,又性情刚烈,自以为出身高贵,不尊事可足浑皇后,可足浑氏怀恨在心。
前燕主慕容俊一向不喜欢慕容垂,中常侍涅皓就迎合他的意旨,诬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人高弼,说他们从事巫蛊诅咒,想要把慕容垂牵连进去。慕容俊逮捕段氏及高弼,交给大长秋(皇后宫总管)及廷尉拷问,
段氏及高弼志气确然,始终没有招供。拷打越来越残酷,慕容垂心疼自己的妻子,私底下派人对段氏说:“人生会当一死,何必忍受这样的毒打!不如招供。”
段氏叹息说:“我岂是自己想死!如果我自诬为恶逆,则上辱没祖宗,下连累大王(慕容垂),我绝不会这么做!”辩答更加明确,慕容垂得以免祸,而段氏竟死于狱中。
慕容俊外放慕容垂为平州刺史,镇守辽东。慕容垂以段氏的妹妹为继室,可足浑氏罢黜段氏妹妹,把自己的妹妹长安君嫁给慕容垂为妻,慕容垂不悦,于是可足浑氏更加厌恶他。
2 匈奴刘阏头部落,部众很多人都背叛他。刘阏头惧怕,向东撤走,乘冰渡河,有一半人渡过了,河冰融解了,后面未渡的部众全部归了刘悉勿祈,刘阏头投奔代国。刘悉勿祈,是刘务桓的儿子。
升平三年(公元359年)
3 春,二月,前燕主慕容俊立儿子慕容泓为济北王,慕容冲为中山王。
4 前燕诛杀段勤,段勤的弟弟段思投奔晋国。(段勤事见公元352年记载。)
5 前燕主慕容俊大宴群臣于蒲池,谈到周太子姬晋(周灵王的太子姬晋,聪慧,但是早逝。弟弟姬贵继位,周朝衰落),潸然流泪说:“有才德的儿子难得。自从景先(前太子慕容晔)死后,我鬓发中白。卿等认为景先为人如何?”
司徒左长史李绩回答说:“献怀太子在东宫时,臣为中庶子(太子侍从官),太子的志向和事业,我怎能不知!太子有八项大德:至孝,一也;聪敏,二也;沉毅,三也;痛恨阿谀,喜好直言之士,四也;好学,五也;多才多艺,六也:谦恭,七也;乐善好施,八也。”
慕容俊说:“你对他的赞誉,虽然也有些过了,但如果此儿还在,我死而无忧矣。你认为景茂(现任太子慕容暐)又怎么样呢?”
时太子就在旁边,李绩说:“皇太子天资英伟,虽然这八德他已经有了,但是还有两项缺点,需要补救,一是喜好游猎,二是喜欢音乐,这都是有损于治国的。”
慕容俊回头对慕容暐说:“伯阳(李绩,字伯阳)之言,苦口良药,你要谨记!”慕容暐愤愤不平。
【学以致用】
01,不服就是罪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可以思考
1,段氏不知道前燕主慕容俊一直不喜欢慕容垂吗?
2,段氏与慕容垂是王爷王妃,当然要比皇上皇后要低一等级,她难道不知道吗?
那么,段氏还要刺激对方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到了一定的地步,要么是前燕主干掉慕容垂一家(慕容俊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要么逼着慕容垂造反。
3,诬陷,这就是一盘游戏当中的一个常规操作了,就是从《通鉴》开篇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了,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诬陷,哪怕就是皇帝,只要他还没有坐上这个职位,他都有可能遭遇这种情况
对于段氏的诬陷,别人是奉旨诬陷,你还能找谁怎么说理?
所以,是段氏没有看清楚时势与阶级地位的变化,给自己招祸了,她还停留在过去的荣耀当中,即便皇后过去的地位不尊贵,只要这个人的身份一换,她就跟过去不一样了,
这里反思一个问题,当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比对方优秀的时候,还要刻意显摆刺激人吗?
这个问题得扪心自问了,
个人觉得,不要显摆,不要刺激人,不要树敌
再看看慕容垂
对于他来讲,之前是有谶纬与他有关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但是这玩意能够一直让慕容俊猜忌,所以,低调,克己,对他们一家来讲,就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
段氏被皇后害死,慕容垂又娶了段氏的妹妹,皇后却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慕容垂, 皇后这么做其实就是表态和解的信号,但是慕容垂不高兴,这就是“决裂”的信号了
所以,对于慕容垂来讲,其实也是跟段氏一样,没有藏好自己的“人格”特征,被情绪所引导,如果慕容垂能克制的住,那么他也能说服他老婆不要去刺激皇后。当然这是后话,当事人也很难实现,我们只能借助这种事例来观照自己,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02,关于李绩这段话
过去的人再好都已经过去了,可当下的事还得当下人解决
所以李绩这段话讲错了场合
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情况
以为小孩子仅仅是个小孩子(慕容暐这一年10岁)
但是,小时候的童年经历,快乐,痛苦,尴尬,恐惧等等都会伴随一生
我们以为时间能抹平一切,但是在人的心灵空间里面,“时间”好像没有用
但是,对于身外来讲,你不得不考虑时间
当下的慕容暐是10岁,你把他当小孩子,当学生,但过几年呢,可能就是大王了,他可以用他的权力干一些他想干的事情,你能怎么办?
所以,教一个小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还不是指满足物质条件上的不容易,而是,小孩子的心里世界,你如何协助他搭载一片“宇宙”出来,能够装的下圣贤们的道理,并且让他成长后能够独立自主,有自己完善的心法体系。
李绩在这个时候猛夸前太子,又说现太子还行,但是有两个缺点,那么,对于这个10岁的娃娃来讲,会不会感觉到害怕?本来慕容俊就觉得现在的太子不成器,再加上李绩这句话, 万一慕容俊改变主意换个人当太子怎么办?所以,慕容暐一直记住这个坎,未来一定要报复。
其实这种接班人的事情不好说,更不宜当面表态,尤其这个对象(接班人)还在旁边,最好是密谈,谈完后闭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