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56890/2b1511ca0840fafd.jpg)
QQ中有每天打卡签到的功能,其中有一个是坚持系列,坚持读书,坚持早起,坚持晚睡,坚持减肥等。很多时候,打了几天便没有了下文,很多时候,打了一个月晒了一天便结束了。
前些天一位爱读书的大咖分享了他的读书经验,提到一句尤为深刻:开心的事不用坚持。读书,让我快乐吗?我又是为什么读书?而又是为什么选择这些书读呢?
反思下自己读书的一些目的:
1.学生时代为了考试得高分
2.毕业后为了学会工作中应用到的知识
3.生活中为了学会一些道理更好的处世
反思下自己选择书籍的方式:
1.为了应试,选择学校提供推荐的学习资料
2.为了入门岗位需求,选择前辈推荐的经典行业资料
3.为了提高自己的情商,浏览多个榜单,选择其中好评且感兴趣的书籍
反思下自己对于读书的体会:
过程乏味但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选择的一种靠谱的方式。
所以,常用坚持读书来形容自己被动上进的虚荣心。
但是,在媛媛的课程和大咖的分享之后,越来越认为,读书其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通过书籍,知晓一些奇闻异事,明白一些处事之理,懂得一些学习方法,调整一些思维逻辑,甚至,认识一些志趣相投的友人。
其实,通常在一些媒体的导向宣传中让大众对于“读书”存在一定的误区:
1.当今社会氛围浮躁,很多人不爱读书,而若是想提高自己,只能读书。
不爱读书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社会增长知识的途径太多,而书,并不是唯一途径,只是途径之一。
且读书的载体也日益丰富,不再只是纸质书籍,还有网络连载,报纸刊物,读书电子产品,书籍音频文件,视频课程等。
提高自己可以选择多个途径,同样读书也是途径之一。
2.不爱看销售排行榜上的热门书籍,不爱看媒体公众号推荐的书单,就是不爱看书。
不同的人兴趣,阅历,年龄,视野,生活背景等都具有差异性和时代性,种类的不适合并不代表不适合或者不爱看书。
3.读书可以提升气质。
气质的表现在多个方面,外在,内在,谈吐,举止,妆容,打扮等,因此不建议把目的设为提升气质而读书,读书只是一个可以丰富内在世界的途径,是否可以提升气质还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切勿为了读书而读书。
特别幸福的是,高人指点误区时还分享了几个读书方法:
首先明确读书的目的为何
1)为了娱乐,放松自己
2)为了提高自己获取多方面的实用知识
3)为了满足好奇心,扩充知识面
其次,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书:
1)根据兴趣爱好中的关键词搜索相关书籍
2)根据喜欢的作者搜索相关精品书籍
3)根据搜索结果的系统推荐书籍,
4)媒体推荐书籍
最后如何读:
1)做读书笔记
2)看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可以粗略阅读,有些书压力别太大
3)知识类的书籍需要多种媒体交叉验证正确性
4)看完书需要看下评论,尤其是看坏的评论的据理性,反思文中的观点
5)做读书输出,文章,音频,转述观点等皆可
听完大咖的分享,转念一想读书和听歌其实也相似,选择喜欢的适合的书,把自己投入进去,让自己和文中的思想进行对话,最后抽离出来回想一番,是一番颇为奇妙的漫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