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战场第一线的人呼唤炮火。
像谁呼唤,总指挥,
谁是总指挥,老板。
我们办事的时候,经常习惯找领导,认为领导有权力,办事一定靠谱。
这周我找朋友做了一笔业务,哥们很靠谱的亲自下场,我以为一个总监下场做业务应该很顺利,
结果,惨不忍睹,
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他的能力已经是在协作上了,总监最大的能力是沟通资源调配,而一笔具体的业务需要细节呈现,
一个很久不做业务的人,会忽略很多细节,因为不在第一线,所以不知枪炮重。
这个时候,最大的弊端就是体验不好,因为细节问题,总监会用自己的身份去逼迫其他部门被动协调,因为被动协调,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抗拒因素,这个时候大概率会推翻最初计划,
这个时候如果我是顾客,面对不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方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不专业了。
那么面对这样的领导,呼唤过来的炮火,可以精准打击吗?
那么作为领导需要下到第一线吗?
作为领导,自己体验过自己的产品?
在做企业咨询的时候,有一个通用的环节:神秘顾客。
更有甚者,直接让企业中不太露面的领导去当神秘顾客。
这是与我何关?
作为一个销售,作为一个行政,作为一个技术,作为一个……
我真的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我的工作流程,最终受益的是谁?
因为人性,每个人的工作流程,都会被自己简化最适合自己的。
这就形成了,公司中最大的成本,沟通成本。
为什么技术和产品经理是死对头,市场部和销售部,财务和报销…
当我们都在谈标准的时候,反而忽略了每一笔业务都是一笔新业务。
标准化是把每一笔业务都做减法,
那么我有一个新的理解,每一笔业务其实都是一个增量,一个正反馈,它在向我们反馈我的标准合适吗,对谁合适。
所以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标准。
是我要定出来一个标准,供今后每一笔新业务参考,同时反补到标准中。
这也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大公司的标准是固定的,不容改变的,
小公司的标准是活的,随时可以更改的。
当第一线的朋友呼唤炮火时,我们的标准是及时,还是等待批复。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五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