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228/d7a93d0f583110e3.jpg)
1
前些天,陪一位创业开公司的朋友,去新楼盘看门面。
与房东谈完往回走,有人发传单,我习惯性的摆了摆手,径直走过去。
他在我身后,冲到我前面来,扬了扬手中的传单:“你怎么不接?”
“卖饮水机的。我又不需要。”我随口说。
“大热天的,别人都不容易。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屁大点事。值得小题大做么?
我不以为意,他却认真较劲,从传单开始,跟我说起了创业史。
6年前,在深圳和朋友创业时,没有任何人脉基础,从零起步,为了尽快打开市场,白天跑项目,晚上发传单。站在大马路上,守在十字路口,风雨无阻,见人就发,同样的台词说了上千遍。
整整发了两个月之后,迎来了第一笔生意。为了庆贺,两兄弟吃泡面时特意加了火腿,喝光见底,连渣儿都不剩。
好不容易赚到了第一笔钱,他又作出惊人决定,将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学习,去拜访这个行业牛逼人物,去听最新的讲座,每天都作总结,找差距,学经验。
一年下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操作体系,事业稳步向前,做得风生水起。
他说:“贾二,刚才发传单的小伙子,是个新手。这么热的天,只有他穿西装打领带。我数了下,包括你在内,连续有4个人拒绝了他。
很多创业者,做销售的,都是从发传单开始。你多接一张传单,就多给他一份鼓励。何况,你也不损失什么啊。”
后来,走在马路上,除了滋阴壮阳之类的广告,其他的传单都会去接,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停下来问两句。
这个习惯,我会继续保持下去。我也许不会购买他的产品,但我能做的,就是不要拒绝他的付出。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谁都喜欢锦上添花,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往往是雪中送炭。
2
这让我想起自己。早些年,在乡下中学教书的第三个年头,度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和适应期后,恐惧感一阵阵袭来,我开始害怕这种日复一日、一眼看到老的日子,中考结束后的暑假,我孤注一掷,从事业单位裸辞下海。
爬上去广东的绿皮火车,坐了16个小时的硬座,转3个小时的汽车,再挤1小时公交,到中山板芙投奔亲戚。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销售,在中山一家照明电器公司。
第二个月,要在山东临沂灯具城搞一次推广活动,安排我写方案。熬了几个通宵,拿出自认为牛逼闪闪亮的PPT,被市场部经理从头改到尾,唯一没改的,是落款的日期。不肯认输、死要面子的我,信心碎了一地,直通通的掉进深渊。
改完之后,他毫不留情的说:“贾二,这里是公司,不要拿你以前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那一套来应付。你的推广方案,说得客气点,是花架子,没有可操作性;说得直白点,就是一坨屎,一文不值。我今天不批你,明天,老板就会请你走人。”
我整个人像被电击,杵在了那里。在学校工作那段时间,听到的都是鼓励和赞美,领导开会,总是充分肯定成绩,问题一笔带过,大家一团和气,相安无事。
3
正是这番听着刺耳却实在中肯的话,让我在有所懈怠时,有些自满时,就会跳出来告诫自己:你是要过鲜活却有点疼痛的日子,还是要过安逸却沉闷无比的日子?自己选择的路,就不要怕疼。
世界那么大,不用奢望每个人都对你笑脸相迎。
板着脸的训斥,是对事业最好的尊重,也是对努力最好的尊重。
回过头看,那些成长路上让人顿悟、起关键作用的事,最多不过2-3件。
直撮痛处、一针见血的,最被人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