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班主任会和各位班主任分享了一点最近工作中遇到的现象以及我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世界易各种方式表达,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现象。关于现象包括感知到的对象和感知对象的主体心灵部分。在若干个我所介入的现象中,愈发感到沟通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
跟多时候,误以为沟通就是说话,以为对着一个人讲话就是沟通,如此理解就会将裹挟着个人意志的影响、引导、命令等语言也归为了沟通。沟通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是一个语言和信息在彼此之间相互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分享过程,而非是简单的意志表达过程。所以沟通不仅是脑的高级功能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表现,在沟通的过程中涉及到双方的情感交流、意见交换和信息互通过程。在教育中的沟通还与一般的生活中沟通有所区别,那就是沟通带有发展人促进人成全人的功能。
在沟通中要积极的鼓励孩子去表达,表达本身就是孩子对自己内在思想的梳理,在表达中孩子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思维矛盾处,在表达中孩子会发现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冲突,由此才会为教育提供合适恰当的机会。
沟通的基础是什么?都说是理解,那什么又是理解呢?理解不是用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孩子的行为和言说,而是清空自己的思想,首先全盘的接受孩子的想法,不要急着去批判和归谬,更不能用成人几十年的阅历来分析孩子们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孩子并没有这几十年的阅历。理解是站在孩子的高度用孩子的眼光来思考孩子的话语。如此的理解,就不会心生各种激动的情绪,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倾听下去。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是因为之前不愉快的沟通经历。大部分家长会以为通过命令和说服就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其实这是一种假象,犹如孩子们按照他们内心的想法做出各种大人看来幼稚的行为一样。沟通就是要彼此走出各自的内心,或者说彼此寻找到心灵的交集部分。在沟通中,打断孩子的话语,或者用一大堆道理来反驳孩子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就是假沟通,仍然是以灌输家长意志为核心的变相强迫。
在沟通中,更重要的是思考三点,孩子说话的内容所指向的领域是哪里?这一点上的思考帮助家长理清孩子当前所关注的领域,也就是心向所指。孩子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方面?这一点上的思考帮助家长明白孩子内在心灵的流动状态,人的心理注意方向是不断变化的,而任何看似随意的变化都有着各种因素的决定。孩子的当下思想与行为的内在联系是怎样的?这是将孩子内在与外在相连接的过程。家长明白了这三点,就明白了孩子思想世界的轮廓。明白不一定要说出来,如果想帮助孩子克服眼前的成长困难,不妨身体力行的做出榜样示范。家长的行为要比语言更有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学们的行为要比家长的言语教育更具有影响的原因。
关于沟通的技巧,简单来说就是三个词语,倾听、共情、尊重。表现在谈话时,面带微笑,因为理解了孩子所以对孩子的各种在家长看来不可思议的言行就有了宽容和接纳,鼓励表达,深切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平等的表达家长的建议和要求。提出要求时,讲明道理,如果是家庭约定,父母也要说到做到,把孩子当成一个家庭成员来看待,而不是需要改造的对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