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摘自《再活一次 用写作调心》
倾听
写作也有九成靠倾听,你是如此专注地聆听周遭的环境,以至于那环境盈满你的身躯,因而当你提笔写作时,它便一发不可收拾地从你体内流泻而出。如果你能捕捉周遭真实的一切,你在写作时便不需要其他的东西了。你不单只是倾听隔桌而坐,正向你说话的那个人,同时也在聆听空气、椅子和门,并且穿过那扇门,倾听季节的声音以及透窗而来的各种色彩的声音;倾听过去、未来,以及你所处的当下。用你全副的身躯去聆听,不光用耳朵听,也用你的双手、你的脸,还有你的颈后。
倾听就是有容乃大,你听得越深刻,就会写得越好。你不带成见地接纳事物的本色,到了第二天,便可写出关乎事物本色的真相。
木沐的感悟及写出我心:
今天读到章节倾听,我本想着继续读下去,但我突然间抓住了什么,我感觉到自己似乎太急了,紧接着我听到一个声音,叫我等等,再看看这章,再思考一下,于是这个差点被我略过去的章节被我再次重读了三遍。三遍以后我发现真是有意思,倾听竟然与觉察有关,是了,人有六识,每一识都很重要。今天要写写倾听。
我思考着自己有时候为什么能觉察,首先应该是听多了,然后传入大脑,经由思考,渐渐发展成觉察的本领,只是这项本领修的还不强,所以只是有时候能觉察。
我常常对自己说:要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我也告诉过很多人这句话,因为我相信内心真实的声音会告诉我答案,即使一开始答案是不知道,那也会响起来自“为什么”的提问,往往在真实且残酷的几番直击核心的自我对话后,一个答案便出现了,如同是自我对话后的奖品,让我珍视,这是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得到的奖品。而这种自我对话正是收获这个奖品的关键。
以前我很爱找别人帮自己做决定,但别人在说完建议之后往往不会帮我做决定,总要我自己来做决定,我还有些埋怨和无奈,此刻想来,我缺的可不就是自我对话这最后一个环节了?给出的建议已经很多了,并且肯给出建议的人更是实属难得,应该心怀感恩,那为什么还要贪图那个人帮自己做决定?是为了事后不如愿时有个可以怪罪的人么?哦,天哪,那样的我好可怕,那岂不是恩将仇报?我不可以那样,好在现在写出来了,真是一个深刻的收获。
我从未比此时此刻更明白为什么不要让别人帮自己做决定,从某种角度来说那无异于是恩将仇报,也是无能和没有担当的表现,在倾听了足够的建议后,应该积极地总结和思考,进行必要的自我对话来做决定,再以行动论证,用实践检验才能获得真实的收获。可能还需要在这种模式下多进行几次才能实现真正的不断完善。
此时的写出我心就是我倾听内心的声音在写,几乎是同声传译,在这个同声传译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今天的一个新收获——为什么不要让别人帮自己做决定。这是多么好的收获,有一种茅塞顿开的醒悟,果然是这样,想让自己在写出我心中酩酊醺然就要让身心结合,笔随心走,突破内在的心灵藩篱。忍不住再次分享书写我心的重要练习规则——“手一直在写”,一刻也不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