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秘密》用详细的例子讲述了当代货币创造的过程,堪称典范经济教科书,对经济学原理的解释比CFA课本好多了。
货币的创造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银行凭空(也可以理解为凭借信用)创造,二是通过银行的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创造。在CFA教材中谈到美联储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但只是很笼统地阐述美联储买入美国国债,市场上的现金就多了。本书实例说明实际操作中买入的是存量美国国债(已经发行的国债),而不是美国政府新发行的国债。此处有非常大的区别。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20%,比如美联储要增加1000亿货币,只需要在市场上买入已发行美股国债250亿足以。如果直接购买新发行的国债,那相当于市场马上多了1000亿现金,然后这些现金在通过银行系统放大,足以增加5000亿货币。直接购买新发行的美债叫高能货币,一般用于战争期间。
作者Murray赞同国家实行苏格兰自由银行制度,而抨击当今实行的中央集权制的联邦储备体系。自由银行制度不会产生通胀,而中央银行制是产生通胀的根源。其中银行凭信用扩张货币不可控,从而造成经济的繁荣和衰退。
Murray点出了:”一家银行总是存在破产的内在可能”。这与《反脆弱》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观点如出一撤。Nassim认为银行是非常脆弱的公司,经营百年,但有可能一朝破产,连逐步衰败的过程都没有。
这本书成于1983年,在中央集权观点盛行的当下,注定会无人问津。但Murray分析经济的方法仍熠熠生辉。
个人觉得Murray的观点有点狭隘,他关注的是美联储制度会造成通胀,继而发生周期性的繁荣衰退。当然这是对美国人民的不利,但如果美国当时实行自由银行制度,美元货币不进行扩张,那美元绝对不会成为现今的领导货币。就像城邦制的希腊注定不可能成为强大的中央集权罗马帝国。美国人民虽然承受了通胀,有时甚至是恶性通胀,但扩张也成就了美国今天在军事、经济和货币的地位。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比100多年前还是要好很多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网友评论